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增長目標7.5%並非改革止步

http://www.CRNTT.com   2013-12-19 09:48:20  


  中評社北京12月19日訊/儘管13日中央經濟會議已經閉幕,但目前市場對於經濟增長目標的判斷仍有較大爭議。從會議傳達的信息判斷,明年經濟增長目標應為7.5%,高於市場預期。隨之而來的另一個具有爭議的問題是如果目標定於7.5%,是否意味著決策層在增長與改革的天平選擇中,會為了穩增長而放棄改革?

  財經網刊登瑞穗證劵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文章表示,增長與改革的關係需要平衡,此次中央經濟會議與城鎮化會議中透露出的信息恰好說明了這一觀點。具體來看,有以下幾點需要梳理。

  一是改革的目的是穩定增長,否則毫無意義。只有明確這點,才容易理解為何提倡改革而不要增長的觀念是不可取的。因為改革的最終目的是維持經濟增長,而不是要讓經濟下滑.一旦經濟下滑過快,企業生產停滯,失業問題必將危及更多民眾,造成社會問題。而居民收入的降低,也將進一步削弱消費,使得結構轉型更加艱巨。

  二是改革是要改變對增長束縛的制度因素,應該會提高效益,釋放增長紅利。在筆者看來,除了一些對經濟增長有短期負面影響的改革,加快推進對增長有利的改革,可以保持宏觀環境運行平穩。例如,立足於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推動城鎮化的相關改革如能有序推進,也有利於化解經濟結構矛盾,同時釋放消費與投資,支持經濟實現穩定增長。而上周同期召開的城鎮化會議也傳達了這方面改革的積極信號,如“轉移人口市民化”或意味著明年戶籍改革會加速推進,實現農民工轉成市民。

  三是改革需要穩定的經濟增長環境,否則結構性調整也步履維艱。會議提到明年最核心的是要堅持穩中求進、改革創新,便體現了兩者應該並重的思想。“穩扎穩打,步步為營,鞏固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促進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為全面深化改革創造條件”。“‘穩’也好,‘改’也好,是辯證統一、互為條件的”,也意味著改革與增長需要平衡。

  此外,明年經濟工作六項任務中糧食安全問題首次位於首位,這體現了決策層維持物價穩定的思路。畢竟中國通脹受食品價格影響顯著,保證糧食供給,有利於平抑糧食周期與豬周期而引起通脹,保持物價平穩,為貨幣操作創造空間。此外,糧食安全問題地位提高也是出於城鎮化確保耕地紅線以及糧食安全戰略思路新思路的考慮。

  四是穩增長作為前提,可以指導合理選擇改革策略,避免風險過大。誠然,部分改革短期內對經濟負面影響,如化解產能過剩與防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一旦採取激進方式,必然會造成經濟增長明顯下滑。此次會議將二者定位於明年的主要任務,這體現了決策層對該問題的重視,而越是重視便越會注意防範,不會風險擴大。因此,預計未來化解產能過剩不會採取激烈的手段,畢竟當前產能過剩企業有很大一部分是地方國企,如果採取休克療法,將加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與金融風險,而會議提到化解產能過剩創新是根本之路。由此可見,只有在強調了穩增長的意義之下,才能會更加主動的選擇改革推進的先後順序與實施步驟。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