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
鄭永年:腐敗與中國的歷史周期律 | |
http://www.CRNTT.com 2014-01-28 09:30:25 |
當時的人們對中國歷史的周期律,做了很多理論和經驗層面的研究。總體說來,人們發現一個歷史周期基本上會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新王朝的建立期;第二階段就是在這個新制度下尋求發展的過程,也就是王朝走向興旺或者頂點的過程;第三階段是開始衰落直到解體階段。三個階段之間並沒有非常明確的界限。 人們在研究歷史周期律的時候,往往把重點放在最後一個階段,即衰落和解體的階段。實際上,各個階段都是可以加以反思的。在第一階段,是新王朝的確立,但不是新制度的確立;是舊王朝的再生產和複制,而不是舊王朝的轉型和新制度的創立。當然,歷朝歷代的新王朝也會建立一些新制度,但新王朝的總體架構和前朝並不會有什麼巨大的變化。在第二階段,人們的注意力就是把新制度所能帶來的“解放生產力”的作用用足,求得最大程度的發展。舊王朝被推翻,既得利益被解體,革命對經濟造成的破壞等等因素,都有利於新王朝的經濟發展。不過,這個時期的主題並不是改革和創新。隨著王朝開始走向頂點,體制所體現出來的更大的特點就是保守,不求進取。既得利益開始壯大,不再是繼續做大蛋糕,而是開始分贓。同時,既得利益也開始扼殺改革和創新,專注於維護自己的利益。當然,在這個階段,也會出現一些為了朝廷的利益的改革者和制度創新者,他們提出各種改革方案,試圖改變現狀,實現朝廷的可持續統治。不過,所有的改革會觸動既得利益的利益,因此他們往往沒有好下場。 第三階段最有意思,也最具有借鑒意義。中國有一個傳統,人們總是喜歡借古諷今,把現實和從前王朝的末代皇帝統治時期做比較。這個時期的變化和所體現出來的特點,可以分為體制內和體制外兩個領域。體制外的力量開始從邊緣地帶崛起,從邊緣崛起到最後奪取政權是一個非常漫長的不確定過程。如果僅從體制外的力量本身來看,奪取政權的機會實際上很小。中國數千年歷史裡,只有明朝可以說自下而上成功奪權,其它更多的都是被鎮壓。在王朝的解體過程中,儘管體制外的力量扮演了一定的角色,更重要的是王朝本身,也就是體制內的因素。沒有體制內部的因素,外部力量很難真正動搖現存體制。 王朝衰落有共通特點 每一次王朝衰落有幾個共通特點。首先,王朝內部既得利益已經長大。這些利益都是新王朝建立之後成長起來的,在建設新王朝過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已經失去了前期的進取精神。它們不再繼續創造財富,而是開始通過掠奪方式獲得財富,並且也掌握著國家的絕大部分財富。更重要的是,它們也開始扼殺一切改革動議,視一切改革者為敵人。一旦改革觸動他們的利益,就會群起攻之,殺之。 第二,在這個階段,王權本身往往處於弱勢狀態,大多權力分散在既得利益手中及與其有緊密關係的官僚體系之中。既得利益大多是王室大員,但他們絕對沒有王室的整體利益觀念,僅視國家事務為皇帝個人的事情。他們能夠對皇帝構成最有效的制約,因為這個群體往往是王權的內在組成部分。官僚系統也就是(宰相)相權方面,往往也和這個群體有緊密的關係。相權本來就是要為皇帝服務的,但這個時候,相權往往被各個既得利益所分解,成為既得利益的工具。嚴格說來,這個時候已經沒有了明確的王權,王權被分解在體制內部的各個部門。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