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 |
中評智庫:兩岸民意衝突話語特徵及彌合機制 | |
http://www.CRNTT.com 2019-07-16 00:10:02 |
台灣學者當年提及“台灣民族論”就曾經憂心忡忡地說:“‘台灣民族論’暗藏著把省籍矛盾、地方性(地方主義)層次的摩擦無限上綱為民族、種族矛盾,搞出一種假象,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的視野蒙住,甚至於有意蒙住老百姓的眼睛,我憂慮這一種論調的持續將給台灣帶來不測的災禍。”如果說這種災禍放在過往,還衹是造成島內的族群割裂、動搖政治秩序的話,放在今天的兩岸,隨著雙方接觸的頻繁,本應該共享的政治符號被置之不理,大陸珍視的政治符號被抹黑,而島內自己的政治符號則神聖化、無限拔高,這肯定不能帶來兩岸的大和解、大融合,所謂“三通”之外的“第四通”即心靈相通也就無從談起。話語符號,這一兩岸政治情感的“鏡子”,成為了阻礙兩岸政治話語通往理想模式的關卡。 三、兩岸民意衝突的解決路徑 既然兩岸民意衝突主要反映為話語符號的差異並折射出雙方政治情感的迥異,那麼對它的化解辦法就和一般性的群體衝突有所區隔,而是需要突出它的話語特徵並將之納入兩岸關係的融合發展進程中去。話語理論的核心要義是揭示出話語現象背後的權力爭奪和意識形態規訓特質。因此,話語衝突的化解也就離不開話語權力的合理配置和意識形態的再次建構。就目前兩岸民意衝突的“雞同鴨講”話語格局而言,一方面要重視兩岸話語民主與話語權力的關係,認識到衹有通過話語民主,才能凝聚起相應共識,也才能夠使得多方對於兩岸話語求得相應一致的表達;另一方面要及早建立一種新的兩岸意識形態,進而以此為意義核心來催生出兩岸民眾間的新話語體系。 1、促成關心台海事務的公共群體茁壯成長。從上世紀80年代兩岸恢復人員往來為發端,經過三十餘年的發展,台海之間形成了一個瞭解台灣、熟悉大陸也關心兩岸關係的公眾群體。就大陸而言,在2008年開放對台個人遊之後,去過台灣的大陸遊客對於台灣的認知和感受從過往的教科書已經變成了實實在在的切身感受,而他們在返回大陸之後的述說和記錄又通過新興媒體獲得廣泛傳播,進而產生擴散效應。“公眾是民主的關鍵”,沒有一個關注台海局勢,並深刻體會到當前兩岸政治話語滯後性、消極性並對其僵化教條表示高度不滿的公民群體⑫,那麼,兩岸民間話語的公共領域就衹能是“空中樓閣”。現在值得欣慰的是,這樣的公眾群體開始越來越多。而且就這部分群體的人員構成而言,大多屬於中產階層,“公民獨立財富意識的建立和自由政治意識的建立,前者為社會從國家生活中分離出來奠定了個體性經濟基礎,後者為國家給予社會生活更大的生存空間提供了個體性政治動力”。從這些看出,在兩岸推動產生充當兩岸政治話語再討論的公民群體就顯得尤為必要。他們用自己的切身感受和內心反省對當前的話語桎梏提出了質疑,將來在這些群體上產生的話語產品可能會成為兩岸政治話語的新產品。 2、提升兩岸交往中的民間對話平台的功能作用。“兩會”、“國共論壇”、“海峽論壇”都可以視為在不同層面上的兩岸話語機制,也承擔著相應的話語功能。“兩會”更多的是作為官方話語的“組織和控制機構”,“國共論壇”成為兩岸政黨話語的“生產機構”,而“海峽論壇”則是包含了兩岸社會各界暢所欲言的話語平台。然而,無論是從規模、時間和層次上,兩岸民間平台對於兩岸話語格局上都尚且處於弱勢地位,並不能真正扮演台海事務中話語輸入者的角色。因此,兩岸目前還需要積極探索有助於兩岸民間政治話語的良性發展對話平台。正如2013年的第11屆兩岸關係研討會上,時任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就提出的:“當前,由兩岸民間開始對話,是一條可行途徑。”⑬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