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智庫:台民粹主義的演化與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19-10-07 00:03:18  


 
  毫無疑問,我們在考察台灣地區的政治現象時,首先應出的問題是“台灣民粹主義”的概念是否存在?本文認同民粹主義是一種普遍性的政治經驗的觀點,認為民粹主義的現象並非歐洲國家獨存,“民粹政治現象衹是‘程度’問題,並非‘有無’的問題”。〔5〕所謂“台灣民粹主義”的概念是存在的,它具有理論和經驗兩個層面的支撐,即一方面符合民粹主義的一般判定理論,另一方面產生自台灣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政治經驗。

  就前者而言,得益於西方學者理論成果的啟示與引入,台灣學者在解讀台灣的政治現象時找到了民粹主義的分析工具。例如歐尼斯特·拉克勞曾提出一種具有左翼色彩的理論,認為民粹主義是精英階層的思想意識,當統治階級中的一部分人企圖建立霸權地位但又做不到時,就會直接求助於廣大民眾。〔6〕瑪格麗特·卡農範則對民粹主義的界定和分類進行了最為經典的研究,她認為民粹主義是指被人民廣泛喜愛與支持的一種政治行為,其核心價值是跳過代議政治的界線,由領導者直接訴諸民意的一種方式,她還將民粹主義運動細分為七種類型,其中三種屬於以農民為主的民粹主義,四種屬於政治性的民粹主義。〔7〕這類理論建構對台灣民粹主義的研究產生重要的影響,兩岸學者均認為民粹主義框架可以用來解釋台灣解嚴後的民主轉型,因為台灣民粹主義具備了民粹主義生產的一般條件和基本特徵。

  就後者而言,台灣民主轉型的獨特經歷為研究台灣民粹主義提供了豐富素材。雖然幾乎沒有西方學者專門討論過台灣地區的民粹政治現象,但在東南亞的廣義視域下,台灣地區大體也算其中一員,卡斯·穆德關於民粹主義在東南亞地區正在成長的概括應該也涵蓋台灣。相對而言,兩岸學者的研究則較為充分。大陸學者郭中軍參照了卡農範的分類,對台灣民主轉型以來的歷史經驗進行梳理,將台灣民粹主義歸類為政治性民粹主義甚至更具體的政治家的民粹主義。〔8〕台灣學者鄧志松則根據卡農範的研究和台灣的現實,將民粹主義定義為“人民對制度化、精英統治、主流價值、既有權力結構的挑戰”。〔9〕這種試圖站在價值中立的立場上檢視台灣民粹主義的研究,其實在更早關注民粹主義的台灣學者那裡已有體現,王振寰和錢永祥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就指出,直接訴求民意認可的民主觀實質上就是民粹主義,它“足以動員一個缺乏固定體制形貌的‘人民’、提供‘同意’所涵蘊的民主正當性的政權”,兩位學者進而用“民粹威權政體”來概括台灣政治轉型後的李登輝當局,認為台灣的政治轉型“會在這個階段以召喚人民、建立民粹威權政體的方式呈現”。〔10〕他們將威權政治、“台灣民族主義”、“新國家”建構(“台獨”)、選舉動員、政黨競爭等轉型前後的重要政治面向串聯起來,設定了此後的台灣民粹政治的底色。

  與此同時,一些批判意識更為突出的台灣學者將台灣民主實踐的品質與民粹主義直接聯繫起來,如黃光國認為台灣民粹政治的實質是政治人物以民主之名,行多數暴力之實。〔11〕江宜樺的觀點與其相似,認為民粹主義是“以民意支持之名,行獨裁統治之實的統治風格”。〔12〕彭懷恩將政治精英借用“民主”名義擴張自己權力的運作稱為民粹主義。〔13〕林毓生認為台灣民粹主義利用民主形式的建立、擴張、運作來提供反民主的根據。〔14〕陳毓鈞則從比較的角度指出,台灣地區所展現的民粹力量,與其他國家與地區的民粹主義一樣,都具有反智識、反精英、本土偏狹、排外情結、暴躁急進、群眾民主等特徵。〔15〕以上學者是基於對上個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台灣政治的觀察而進行的批判,他們相信在台灣從威權走向民主的歷程中,民粹主義從一開始就參與其中。根據歷史制度主義的路徑依賴邏輯,台灣在其關鍵性的歷史轉捩點所奠定的民粹政治形態,必然影響甚至主導著此後的台灣政治社會的發展方向,從而為解釋21世紀以來台灣政治的民粹化問題提供了歷史理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