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中華文化與兩岸認同

http://www.CRNTT.com   2020-01-27 00:05:59  


 
  清華大學國學院副院長劉東就“如何看待漢化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歷史中存在的東西,總要在歷史中消亡,甚至可能包括人類本身。而無論如何,至少在人類走到毀滅之前,讓他們逐漸在融化中走向一體,畢竟是一種無可抵擋的大勢。“我們的漢族自身,也同樣在全球化的過程中,跟其他的文明、特別是其他的軸心文明進行化合,不然的話,哪裡談得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希望所有的人類群體,都能帶著他們各自的創造,來走向這種一體化,這樣就會使總體的人類文化,更加豐富也更加多元,從而更充滿自身內部的上升潛力。

  文化台灣基金會榮譽董事長洪孟啟從台灣文化發展的角度談到文化自信和文化復興,指出“去中國化”不僅很無知和很愚蠢,還非常不負責任,會讓下一代變成無知的一代。任何一個文化要有創新能力,都必須要靠自己原有的文化底蘊。中華文化持續綿延(sequence),幾千年沒有斷過,這是全世界少見的,也是人類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我們不能把它丟掉。對“去中國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自己的文化,擺脫歷史的陰影。唯有一個尊重自己文化的民族,才能夠得到人家的尊重。所以,現在最重要就是要建立文化自信心。文化自信心不是自大,不是在外吹噓,而是扎扎實實地做。洪還認為,從清末以來,中華民族復興是中國知識分子共同的願望。所有的中國知識分子都要圖民族之復興,方法不同,但是目標相同。“少一點主義,多一點實踐”,大家有差異先擱下,總目標就是讓整個民族走上來,讓我們後世的子孫能夠抬頭挺胸。

  中央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申曉若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愛國主義是數千年來中華傳統文化的永恆主題,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對祖國悠久歷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們愛國主義情感培育和發展的重要條件。新時代,我們要尊重和傳承中華民族歷史和文化,以時代精神啟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延續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華,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傳承與創新中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今日中國的文化,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延伸,又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革新與發展,要正確處理好立足民族與面向世界的辯證統一關係,把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與擴大對外開放結合,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增強中華文明生機活力。

  台灣健行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齊光裕表示,中國人愛好和平,總是強調“和而不爭”、捨己為人,尋求“忠恕”之道,這既是中國人的自處之道,也是中國人與其他國家、民族相處之道。中華文化的世界觀孕育了人本思想(人道主義)、懷德思想(德化主義)、協和思想(和平主義)、大同思想(大同主義),對待一切之外族,本乎提攜並進、化異為同,共進於大同之域。當西方吹起“中國崛起”、“中國威脅論”言論,我們更應檢視中華民族的世界觀,讓世人理解中華文化實本諸於“仁”的充滿愛與和平、互助與合作精神之世界觀。

  浙江海洋大學港台僑研究所所長黃建鋼提出,習近平總書記“1·2”講話中兩岸融合(岸融)思維在“兩岸關係問題解決”的地位已逐漸上升到可與兩岸統一(岸統)思維相提並論和並駕齊驅的高度,它與“心靈契合”一樣,都是習近平“合”思維的具體體現和精準表達。從話語角度,統一一般很少或偶爾用在“兩岸關係”上,而“契合”和“融合”在兩岸關係上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因為它是一個過程和鏈條。“契合”是“合”的關鍵環節,前面是“組合”、“結合”,後面是“和合”、“融合”。可以看出習總書記的兩岸關係觀:一是“兩岸關係問題”必須解決,但解決的方式方法包括“形式上的統一”和內涵上的統一即“心靈契合”。二是“統一”和“契合”的區別,就在於“統一”一般容易理解為是“形式上的”,也是比較容易達到的;而“心靈契合”具有中華傳統文化特質,是深入的、內含的,“更重要的”,但同時也是相對比較難以看得見、抓得住和難以實現的。沒有文化融合和心靈契合做基礎的祖國統一,即使完成了也是脆弱的。這實際上是對兩岸關係問題解決的一種新的戰略佈局。

  交流互鑒 探討深化兩岸文化交流新路徑

  台灣中華新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作家、詩人楊渡從語言、影視文化、社區營造三個方面的故事就如何深化兩岸文化交流提出看法。他認為,近年來兩岸常用語有“趨同”趨勢;兩岸戲劇和綜藝節目的發展合作,加快了兩岸用語的相互滲透;兩岸影視劇文化交流可以成為台灣應對地區和全球競爭的途徑。兩岸在影視劇上若可以合作,則可以共同成就“大華語市場”。社區建設可以成為青年世代發展的另一種可能。他表示,現代化的歷程使兩岸經濟發展階段的差距縮小,也使生活形態接近。加之現在又處於資訊社會和網路世代,兩岸青年有著更開放的世界觀、更貼近的思維方式。兩岸從1949年開始的歧異,到趨同現象,恰恰是一種見證,“用故事,讓兩岸更貼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