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岸田對華政策有不確定性

http://www.CRNTT.com   2021-11-14 00:03:08  


岸田新政權受黨內大佬及派系推舉而產生,獨立性受到限制。
  中評社香港11月14日電/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東北亞研究所副研究員霍建崗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11月號發表專文《岸田新政權及其政策前瞻》。作者認為,10月4日,岸田文雄當選日本首相。岸田新政權受麻生、甘利明等大佬及派系推舉而產生,獨立性受到限制。岸田的政權佈局也基本上以照顧大佬和派系利益為主,對政權的掌控能力恐難以與其前任菅義偉相比。外交基本格局,岸田將延續安倍末期、菅政權時的基本方向,在涉台問題上繼續持積極介入態度,在印太戰略問題上也將加強與美國的對接。岸田的對華政策目前尚未完全定型,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文章內容如下:

  一、當前的日本政治模式,制度並不能保證首相佔據主導地位,能否獲得民意的支持,才是決定岸田政權能走多遠、能否真正體現“岸田特色”的關鍵

  日本雖然是議會內閣制,行政權歸屬內閣,但決策模式因時因勢一直在發生變化,每屆內閣都有自己的特點。

  在冷戰時期,更確切地說在1993年自民黨第一次下台前,雖然憲法規定行政權歸屬內閣,但日本政府並非決策的唯一主體甚至都不是最重要的主體。當時所謂的“黨高政低”“官高政低”往往更常見。換言之,當時自民黨的黨務系統和政府官僚系統,在決策過程中往往佔據著比政府更重要的位置。

  1996年日本眾議院的選舉制度改為小選舉區與比例代表並立制,以及橋本內閣及之後的歷屆內閣的行政改革之後,日本的決策體制逐漸發生了變化,官邸也就是說首相在決策中的地位逐漸突出,在戰後的兩個長期執政的政權,小泉內閣和安倍內閣,都是所謂的“官邸獨大”的決策體系。在這個階段,決策的博弈結果就體現為“政高黨低”以及“政高官低”。

  政府在決策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受到制度的保障,但能否實現主導地位,僅靠制度是遠遠不夠的。菅內閣時期的決策就與安倍內閣時不同,官邸主導有所弱化。也就是說,一屆政府上台,採取怎樣的政策,首相本人的政治理念固然重要,但往往並非最重要的因素。首相的政治理念能夠轉化為政策,前提是他在決策體系中站穩腳跟,能夠將自己的想法盡最大可能轉變為真實的政策。而所謂的站穩腳跟,就是要在官僚體系、自民黨的派閥體系、內閣、官邸等等各方的權力博弈中佔據主導地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