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岸田對華政策有不確定性

http://www.CRNTT.com   2021-11-14 00:03:08  


 
  首相要佔據主導地位,在制度保障之外,還需要得到民眾的支持。民意並不在決策體系之內,卻是決策體系的最重要的外界介入因素。得到民意支持的首相,其政權的“合法性”就高,就能在博弈中佔據主導地位。歐洲近代從封建主義轉向絕對主義的過程中,國王就是利用“民意”擊敗了貴族,從而實現了專制統治。冷戰後日本政治的情況也類似,小泉和安倍兩個長期政權,都是長期維持著高支持率的政權。高支持率成為首相推動政策的最重要的憑仗與依據。

  二、岸田政權存在先天不足,從而影響其在各方博弈中爭取有利地位,也會影響其內政外交的決策與執行

  觀察岸田內閣的政策走向,有必要先釐清幾個概念。

  第一,首相是否有強烈的將自己的理念轉化為政策的意願,簡言之就是作為首相是否有自己的政治抱負,會對整個決策的過程產生重要影響。小泉不惜與自民黨主流作對也要推動郵政民營化,而安倍則對修憲情有獨鍾,不斷地通過各種手段推動此事。如果首相祇是想當“太平宰相”,那麼所謂的政策主導權就無從談起了。

  第二,首相是否有民意的支持來支撐其將自己的理念轉為政策。首相有想法,但是如果被民意拋棄,那麼他將寸步難行,安倍和菅義偉內閣末期都出現此類情況。在支持率跌至低谷之後,首相提出的任何政策,都會受到黨內的批評,遭到官僚系統的陽奉陰違,也沒有人願意去執行政策,從而讓首相被完全架空。菅內閣末期,連作為“首相專屬權力”的解散眾議院,也因為被抵制而無法施展,就是這種情況的極端體現。

  第三,是否有其他的政治勢力影響首相的政策,其實就是說,在決策體系的各個角色之間博弈的結果如何,誰佔據主導的問題。如果各個勢力之間的意見是一致或者可以調解,則基本問題不大,但如果各方的意見牴牾,那麼就會涉及到複雜的權力鬥爭,孰勝孰負,對最終的政策的影響將會非常大。

  第四,外在的規範性以及政策自身的規律性。簡言之就是政策推行的外部環境以及政策本身是否存在問題,想法再好,如果沒有可以實施的外部環境條件,或者政策本身存在不現實的情況,也是沒有任何意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