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評月刊:台灣核能利用爭議的未來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24-02-26 00:02:17  


 
  (三)短期內拓展兩岸核能合作仍受限

  2011年10月兩岸簽署《海峽兩岸核電安全合作協議》,加強在核電安全及事故緊急通報等領域合作,並於2012年6月生效,雙方依協議規定各自設置工作組,並循兩岸兩會正式管道交換聯繫及事故通報窗口名單,正式啟動協議項下的各項工作機制。2016年5月民進黨執政後,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單方面破壞了兩岸協商的政治基礎,兩岸官方溝通管道幾乎完全中斷,《海峽兩岸核電安全合作協議》部分協議失靈,兩岸工作組會議停止運行,合作停滯不前。截至2023年10月,協議內容落實僅有兩岸每季度緊急應變通聯測試通暢。當前,中國大陸加速核電項目建設,核電裝備製造本土化和自主化能力不斷提升,兩岸在安全運維、核廢處理、信息交換等領域合作潛力巨大,若2024年未實現政黨輪替,兩岸核電合作仍受限於政治障礙,短期內難有突破。

  (四)未來恐引進美國小型模塊化反應堆技術

  近年來,受疫情大流行、地緣政治局勢和軍事衝突加劇全球能源格局變革,越來越多的經濟體將核能視為一種彈性、可靠和低碳的能源,以應對能源安全、氣候變化和經濟發展帶來的挑戰,被美國視為推進“印太戰略”的重要機遇。2022年5月美國正式公布涵蓋“清潔能源和脫碳”內容的“印太經濟框架(IPEF)”後,通過轉移民用核技術、出口核設備和材料、投資能源項目等方式,加大與日本、印度、印尼、菲律賓等“印太地區”國家在核能發電領域合作力度,對地區局勢和亞太地區的核不擴散進程產生負面影響,引發地區內其他國家及地區對核平衡和安全的關注。同時,美國已與烏克蘭、斯洛伐克、日本、韓國等國簽署小型模塊化反應堆(SMR)合作協議,打造強韌的核能供應鏈〔28〕。2013年12月,台美雙方更新簽署“台美核能和平利用合作協議”,通過“台美民用核能合作會議”等平台溝通磋商,加強在核能安全、核能技術、核電延役及國際合作等領域合作。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表態支持引進小型模塊化反應堆〔29〕;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稱若未來科技進步能解決核安全、核廢料議題且民眾有共識,不會排斥科技便利〔30〕。基於能源安全、經濟發展等因素考量,未來台灣當局可能引進美國小型模塊化反應堆技術,布建於關鍵科研機構、科學園區等核心部位,進一步完善能源應急保障體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