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地方官員為何排斥台灣行善者?

http://www.CRNTT.com   2011-03-01 09:37:52  


 
  慈善其實不只是政府的事,需要社會力量的合作參與,可一些官員,習慣用“對抗”的思維來看待社會力量。他們潛意識中,不是把民間社會當作合作的力量,而是把社會力量當作治理、管理的力量,總認為民間力量是麻煩的製造者,而不是利益的合作者。既然如此,他們就會為民間參與慈善設置種種障礙,又是質疑動機,又是傲慢對待。

  在張平宜的不懈努力下,當地政府還是給予了很多扶持,麻風村的境況也在逐漸好轉。2007年國家投入扶貧資金,建學生餐廳,蓋中學校舍,讓麻風村的孩子看到了更多希望。如果一些官員能夠早點扭轉對“家醜”的認識,張平宜或許不會那麼辛苦,麻風村的病人和孩子就能早點改變命運。(原題:民間慈善不是揭地方“家醜”)

新聞鏈接1:台灣女記者支教涼山麻風村 被認為動機不純

2011年02月28日02:53 京華時報 記者 商西

  ■人物 張平宜 女,生於台灣雲林縣,原台灣《中國時報》資深記者,現任中華希望之翼服務協會執行長。 11年來,在四川涼山(微博)彝族自治州越西縣,張平宜將一個供麻風村子女上學的教學點,一點點地建成為完善正規的學校,2005年至今已培養百餘畢業生。 插圖/李明輝

  1999年,台灣記者張平宜到四川、雲南等地的麻風村採訪,沒水沒電、封閉隔絕的破敗景象令她震驚,但更讓她心痛的是麻風村的孩子——麻風病人尚有身份和補助,他們的子女卻一無所有。

  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張平宜決心為這些一出生就生活在絕望中的孩子們做點什麼。這一做,就是11年。2月23日,這個故事經《中國青年報》報道後,在微博中廣泛轉載,感動了很多網友。

  11年來,她做了什麼?改變了什麼?昨天,本報對話“麻風村孩子的台灣媽媽”張平宜。

  麻風病人有身份、有補助,但他們的第二代、第三代,沒有戶口,沒有身份證,只能跟著父母種地放羊,吃屬於父母的那一點救助。

  京華時報:你是台灣人,如何與大陸的麻風村結了緣?

  張平宜:我做過12年記者,從1991年開始在《中國時報》跑兩岸新聞。1980年後,麻風病有突破性治療方式,許多國家將其從一級傳染病中除去,對病人不再採取隔離,而讓其回歸社會進行治療。那時台灣隔離醫治麻風病人的公立療養院面臨拆遷,正是在這個背景下,1999年我跟一個慈善團體到大陸麻風村調查採訪,第一次走進這個群體。

  京華時報:第一次親歷麻風村,曾讓你產生“再也不去”的念頭,為什麼?

  張平宜:因為那裡讓人觸目驚心。我以為麻風村以醫院的形式集中治療病人,他們的子女會被帶出來撫養。但12天走過四川、雲南的6個麻風村,讓我見到一輩子忘不掉的景象。

  這些村子極為偏僻,利用自然地形與世隔絕,仍停滯在無水無電、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無家可歸的老殘病人遭疾病侵襲,有人眼瞎、鼻殘、五官嚴重扭曲變形,有人缺手斷腳,只能在地上匍匐爬行,包傷口的布都爛了,周圍都是蒼蠅,走過的地方都是血痕。

  最讓我心痛的是那裡的孩子,他們沒有一個穿著像樣的衣服,很多人光著身子,身上臟得只能看到兩顆眼珠子,眼神空洞。他們是麻風病人的子女們,生在麻風村、長在麻風村,除了集體戶口外,他們沒有個別身份證。背負著麻風病人的宿命,他們走不出麻風村。沒辦法讀書,個別人只好隱瞞身份到外地去上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