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日本為何沒有徹底反省侵略戰爭?

http://www.CRNTT.com   2013-01-27 10:36:20  


 
  對外對內雙重標準,造就“翌年法則” 

  日本政府對內對外採取了雙重標準,於是就出現一種看似規律的現象,“建國紀念日”(1966年)、制定年號法(1979年)、首相正式參拜靖國神社(1985年)、以及《國旗國歌法》等具有民族主義意義的大事,都是在對外表示反省,尋求和解的第二年出現的。這就是所謂的翌年法則:

  作為一個民族國家,民族主義都是難以避免的,但問題在於,日本這種回歸戰前傳統的民族主義的做法,讓周邊國家十分警惕,被認為是軍國主義的“東山再起”。

  90年代52%日本人承認戰爭是侵略,亦有3成人承認戰爭是不得已行為

  戰後60年以來日本多數民眾仍習慣於從被害者和受害者的立場出發理解這場戰爭。 日本最大的非商業性廣播電視網絡NHK分別在1982年10月、1987年10月、1994年12月作調查顯示,在90年代,日本民眾為“侵略戰爭”或“不得已發生的戰爭”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日本民眾認為戰爭是侵略戰爭的認識,從80年代到90年代幾乎沒有大的變化。

  NHK的調查中有點值得注意,那就是“不得已發生的戰爭”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既然戰爭是“不得已的行為”,那麼就無需尋求真正意義的“責任”,所謂“不得已的戰爭”這種判斷意味著對歷史的一種思考停止,亦很難產生的進行批判性、內省性的再檢討這樣的思想。

  超過半數日本民眾認為自己是受害者,侵略戰爭自身沒有責任

  此外,大部分日本民眾認為自己受害者,侵略戰爭沒有責任。NHK下屬的廣播文化研究所,在2000年上半年以《日本人的戰爭》為題進行過一次輿論調查,其中關於日本一般國民有沒有戰爭責任問題,有一半左右的被訪者認為“當時的國民是政府、軍部發動戰爭的受害者,他們沒有責任”,勉強認為“從結果上看當時的國民與政府、軍部合作,從這個意義而言是加害者,有責任”者不到30%。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