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台灣人心理傾向剖析

http://www.CRNTT.com   2021-01-24 00:04:32  


 
  兩岸關係的這種特殊性,決定了台灣人對大陸的情感基礎。一方面,兩岸血脈相連,是同文同種,血緣親情和文化親緣造就了兩岸千絲萬縷的聯繫,無法隔斷。兩岸開放交流30餘年,經濟、社會、文化已密不可分,人員往來熱絡頻密。兩岸再怎麼爭吵不休,也是同胞兄弟,所謂打斷骨頭連著筋,血緣親情是與生俱來無法磨滅的。但另一方面,兩岸關係中的確因為太多的“傷感情”的過往,積存了海量的“怨望”,由怨生恨,加上獨派一意煽惑,產生疏離感是必然的事情,也是值得大陸人思考的問題。

  二、親美

  台灣人親美其來有自,眾所周知,兩岸分裂是中國內戰的延續,台灣問題的由來,也是美國橫加干涉的結果。長期以來,美台互相利用:台灣在美國的卵翼下而不虞生存,因此,不論藍綠,台灣人皆將美國作為倚重和“保護”的對象,將其作為反制中國大陸“併吞”的資本;而美國,冷戰時期把台灣作為不沉的航空母艦以及第一島鏈重要的一環永續經營。中美關係正常化後,美國仍然通過《美台關係法》等一系列干涉中國內政的法律以及對台售武等手段將台灣牢牢置於控制之下,把台灣當作制衡中國、遏制中國崛起的棋子。“過去數十年來,台灣經濟依賴、資訊依賴,大大小小問題已變得‘比美國人還要美國’”,〔13〕“數十年來,我們的一切均遵循美國官方的立場”。〔14〕在1980年代後期兩岸關係解凍以前,台灣的經濟一向是“雙重依賴”——進口依賴日本,出口依賴美國。

  1960、70年代台灣地區的留學生在留學的去向上,主要以美國為主。“如1962年至1972年,免試出境留學人數為16542人,其中赴美國留學的人數為14023人,達84.8%”,〔15〕返台留學生有的在行政機構工作,有的在公營事業及金融機構工作,有的在科研院所從事科研工作,有的在大專院校任教,有的在中等學校任教,有的在醫院工作,有的在新聞界工作……總之返台留學生在各行各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湧現出一大批佼佼者,既有于梨華、叢蘇、施叔青等為代表的留學生文學作家,也有在美國普渡大學獲工科博士學位的台灣第一位博士營長吳東明,還有曾經擔任過台灣地區領導人的李登輝,也是60年代在美國獲得農學博士的留學生。最值得一提的,還有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和李遠哲。赴美留學不僅對台灣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也帶來一個十分深遠的影響,就是美國文化開始全面全方位地影響台灣。“1960年代台灣的‘文藝復興’基本上是在這反共親美框架裡進行的。……”〔16〕

  關於台灣的親美,南方朔也有過精闢的分析:

  戰後台灣,自美軍在韓戰期間協防台灣起,台灣即被納入美國的勢力範圍。美軍協防台灣,簽訂共同防禦協定,這是被納入“軍事圈”;1960年代,美國經濟擴張,台灣出口加工業興起,台灣又被納入美國的“經濟圈”;隨著軍事及經濟的關係開展,台灣留美學生日增,他們是台灣社會的上層。於是台灣的親美特性又隨著被納入“文化圈”而更加固定。……整體而言,台灣可以說是舉世少見的親美地段。台灣的安全仰賴於美國,不會出現反美的統治階級,台灣的經濟成長與繁榮依賴美國,不會出現反美的中產與農工階級。台灣有著穩固的親美結構。〔17〕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