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評月刊:兩岸融合發展挑戰與建議

http://www.CRNTT.com   2024-02-15 00:02:10  


 
  1. “想來的看不上,看上的不想來”

  台灣工業總會2020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在大陸投資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是台資出走轉移的主要力量,其中又以紡織與塑橡膠類企業占比最多。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電子類組裝代工廠整體搬遷的情況並不多見,但這些企業正在將部分產能轉移至大陸以外地區。與上述“存量”投資的動向同樣重要的是“增量”投資的變化。根據中國台灣地區“經濟部”投資審查委員會的數據,2016年至2018年之間,台灣地區在陸投資三成以上均為電子零組件製造業、電腦電子及光學製品製造業。然而,在2019年這一比例大幅降低,批發零售業取代了電子業成為台灣地區赴陸投資的重要領域。由此可見,儘管撤離大陸的台資占總體台資比例並不高,但戰略性製造業台資赴陸投資的比例卻有明顯降低的趨勢。因此,我們或許可以說,台資企業正在對大陸進行“選擇性脫鈎”,即在服務業與零售業領域,台資企業對大陸投資的熱情不減,但是在關鍵部門、戰略性製造領域,台資企業的投資熱情正在迅速降低。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這一時期,大陸各地的經濟發展同樣也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各地正在以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為目標,以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以年度上市公司數量等為評估指標……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在台資企業投資領域與地方政府工作重心之間存在著一個不容忽視的錯位:想來大陸投資的台資企業,地方政府未必“看得上”;地方政府“看得上”的台資企業,企業未必願意來。因此,在企業投資意願與政府引資意願之間存在錯位的情況下,如何深化兩岸產業合作是落實《意見》需要面對的一個重要挑戰。

  2. 社會融合的“產業基礎”削弱

  在社會融合領域,一個容易忽視的現象是,社會融合不僅需要社會基礎,同樣也需要產業基礎。2018年至2020年,筆者與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唐樺教授共同組建的研究團隊,針對兩岸社會融合做了一系列的研究,在蘇州、上海、廈門、福州、泉州、東莞、深圳做了多次的田野調查。從問卷數據以及訪談中,我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社會與社交融入方面,珠三角的台灣同胞與長三角和福建省的台灣同胞相比,融入方式更有特色,並且在當地有更多的本地朋友。②在大眾的常識觀念中,從經濟發展與社會治理的角度來看,長三角地區的平均水平似乎要更好於珠三角地區;從文化淵源與習俗相近性的角度來看,福建省更是具有其他地區不可比擬的獨特優勢。那麼,在這些方面看上去都不具有獨特優勢的情況下,為什麼在珠三角生活的台灣同胞能夠更好融入當地社會呢?這其實與珠三角對外開放以及融入全球化的特徵緊密相關。與長三角相比,珠三角融入全球化有兩個重要特徵。第一個特徵是,珠三角充分利用僑鄉優勢,在改革開放之初就將吸引外資的任務與權限下放至基層甚至是自治的村鎮,因此珠三角對外開放的過程某種程度上說是社會主導而非政府主導。③所以,台資企業與村鎮以及村鎮居民的關係遠遠勝於他們與地方政府之間的關係。第二個特徵是,珠三角的台資與港資企業多為中小型且勞動密集型企業,這一特徵導致的結果是,在這些台資企業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吸納了更多的大陸本地企業進入到台企的供應鏈體系當中。與珠三角地區相反,長三角地區的台資企業的行業特徵更加複雜多元。在這裡既有部分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同時存在著大量規模大且技術含量高的企業。這些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型企業往往攜帶著他們下游中小型供應商整體離岸搬遷,在大陸投資設廠。因此,長三角地區的台資企業往往更容易形成內部的“飛地經濟”,從而大大降低了與當地本土民營企業的生產合作程度。④所以,雖然同樣是台資企業投資集中的區域,但是企業對當地社會的鑲嵌程度卻截然不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