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 
中美從破冰到建交 13當事人親歷

http://www.CRNTT.com   2009-01-01 00:09:49  


   
  2月23日晚,北京開始下雪,雪很大,天氣預報說第二天的雪會更大。這讓中方的接待人員很揪心。按照計劃,尼克松第二天的行程是去長城。雖然25日是機動的,“但那時《上海公報》分歧還很大,還要留一天討論”,留給尼克松的只有24日了。此間,中方接待人員都知道,尼克松夫婦“最看重的是長城”,眼看著雪越來越大,唐龍彬和大家一樣,焦急不安。

  當天晚上的活動安排是周總理陪尼克松去體育館觀看體育表演。唐龍彬注意到,周總理一點都沒有表現出焦急的樣子,神色如常,只是在21點半左右出去打了一個電話,然後又一臉平靜地回來繼續看演出。待表演結束,從首都體育館出來時,唐龍彬透過車窗向外看,他驚奇地發現,沿途已經有或扛著鍬或拿著掃帚的軍人和老百姓在掃雪。

  第二天一大早,尼克松夫婦很驚訝地發現,昨天夜裡厚厚的大雪驟然“消失”了,而路邊堆著高高的雪堆。尼克松夫婦仍然按原計劃向長城出發。那一天去長城的氣氛格外熱烈,尼克松告訴陪同的葉劍英,自己從此也是“好漢”了。美方許多工作人員爬到烽火台上照相,興奮異常。唐龍彬後來才知道,周總理是出去給北京市領導打電話布置掃雪任務。他聽說這一天北京連夜出動了100多輛灑水車,60萬到80萬人,從釣魚台一直掃到烽火台。尼克松對中國發生的這一切覺得不可思議,他對下面的官員說,在美國,他根本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動員那麼多群衆。“那時候也沒有電話,是怎麼在短時間內動員出了那麼多人的?”唐龍彬現在想起來也覺得挺不可思議的。

  不過為了製造“友好氣氛”,當時也出了不少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中國方面為美國記者安排的採訪之一,是參觀西單菜市場。“我們已經約法三章,要自然,他們還是不聽。結果那天擺出的肉,又新鮮又瘦,還叫他自己的員工穿上漂亮的衣服排隊去買,青菜也是最好的,原價一塊變成了五毛。結果外賓前腳走,後面新鮮的肉就收到冰箱裡去了,青菜也恢復了價格,顧客們買好的肉也放回去了。去兒童醫院參觀,所有的兒童都換上新衣服,玩具也全換了新的,連院長護士都換上新白褂子。”

  更有趣的是尼克松夫婦登長城那天,零下好幾度的天氣,路邊卻有一些“村民”在下棋。“下象棋就下象棋,尼克松夫婦手挽著手經過的時候,至少應該站起來一下嘛!”回想這一幕,唐龍彬無可奈何地笑笑。不知是太緊張還是別的什麼原因,“下棋人”仍低頭下棋,對總統夫婦駕到無動於衷。尼克松說了一句:“這是做給我們看的。”

  情況報給周恩來,總理知道後很生氣:“這是誰安排的?”後來在與尼克松會面時,他很坦率地說:“我們有些做法比較虛假,是形式主義。”

  還有一個小插曲讓大家險些出了一身冷汗。在杭州,羅傑斯堅持要看中美雙方已達成的《上海公報》,結果他一挑挑出十幾個“毛病”,堅持要修改,其實這也是羅傑斯借此發洩在對華關係中被尼克松繞開的不滿。深諳此道的周恩來親自到羅傑斯駐地去拜訪他。“這種情況也許是歷史上根本沒有過的,一個國家的總理到另一個國家部長的房間去跟他談”,為周恩來做翻譯的冀朝鑄深深感慨總理的良苦用心。羅傑斯果然對中國總理的到來很意外,“他非常吃驚,也非常高興”。其實周恩來並未同羅傑斯談什麼實質性問題,被給足面子的羅傑斯再未從中作梗。

  當時任新華社副總編輯的彭迪與夫人錢行,早在延安時期就與周恩來結識。這一次,周恩來親自指定彭迪參加尼克松訪華的新聞接待。彭迪的“對手”是尼克松的新聞秘書齊格勒,彭迪回憶,“他們最擔心的是中國對美國記者是否有審查,我答複,沒有,除非有造謠和誹謗的行為”。另一方面,周恩來特別交代彭迪,要密切關注美國記者每天發的消息,“注意研究他們的輿情”。

  在中美雙方終於簽好《上海公報》後,舉行記者招待會前,周總理特地把彭迪叫去,當時只有總理一個人在。“他把最後簽字的文件交給我,提醒我中美之間有時差,新華社發表時一定要注意時間,絕對要和美國同時發表。”周總理還讓彭迪參加基辛格的記者招待會,“如果有什麼情況,你馬上告訴我”。彭迪說,因為基辛格的記者招待會之後就是周恩來與尼克松的宴會,他怕萬一出現什麼情況他不掌握,很被動。

  離開上海的前一天晚上,周總理告訴新聞組成員:和你們一起聚聚吧。大家看了場電影,難得地放松了一下。彭迪的夫人錢行告訴總理,一個美國記者在文章中說:尼克松來居然達成協議,美國做了讓步,所以在外交戰上,這個回合中國以21∶2(21分是乒乓球比賽的分制)戰勝了美國。總理先是笑了一下,問是哪個記者,錢行一一回答。

  第二天,彭迪夫婦和周恩來坐同一架飛機回到北京。飛機上,總理特地從前艙走過來,對彭迪等人說:“你們聽著,千萬不能按那篇報道的調子寫,你們記著了嗎?”他對負責新聞的工作組成員,一個一個地叮囑。彭迪說,周總理知道尼克松是頂著極大壓力來的,美國國內反對聲音很強烈,如果中國國內報道也是這樣的調子,那更會陷尼克松於不利,“總理的考慮真是太周到了!”

  甚至送給美國人的小禮物也是由周總理過問的。唐龍彬說,中方為美方每個房間都提供了北京果脯、巧克力等糖果,服務員第二天打掃房間,發現糖果盒空了;於是再放兩碟,又沒了。後來一個服務員整理房間時,偶然看到一位隨行人員沒蓋上的行李箱中下面一層全部是糖果。後來我們也了解到,他們因為工作太緊張了,很多人根本沒時間去街上買紀念品,回去總要對親友有個交代,“總理知道後,決定在他們離開上海時,每人加送10斤糖果”。

  離開中國的那個晚上,尼克松舉行答謝宴會。中方在每人面前擺放了一盒“熊貓”牌香煙,香煙盒上憨態可掬的大熊貓立即引起了尼克松夫人帕特的注意。她拿起香煙盒,連聲贊嘆:“真是太精美了!我太喜歡大熊貓了!”坐在旁邊的周恩來聞聽此言,不動聲色地說:“總統夫人,我們送你一些吧。”尼克松夫人不解地問:“送我什麼?香煙嗎?”周恩來說:“不是,是送你們大熊貓。”兩個月後,中國的一對大熊貓定居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家動物園,成為尼克松帶回去的又一件大禮,也成了中美兩國友好的特殊紀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