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中國教育史影響最深的變革——壬戌學制

http://www.CRNTT.com   2009-01-24 09:06:09  


 
  壬戌學制的另一個特點是重視師範教育。新學制草案裏規定了6種分不同修業年限與學校級別的師範教育,從不同年期的師範講習所到4年的高等師範等,即以師資培養之“彈性”對應學制之“彈性”。寫到這裏,筆者想起2000年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撤幷地方中等師範學校(簡稱“中師”)的政策,其初衷是“與國際接軌”,以使小學教師達到大專學歷。而中師教育本是中國教育的傳統,壬戌學制中便有招收初中畢業生的三年制師範學校,即相當于現在的“中師”。筆者上世紀70年代末曾就讀于浙江省一所“中師”,畢業若干年後又回到母校任教。中師教育的特點是非常重視基本功,三筆字(毛筆、硬筆、粉筆)、普通話要嚴格考核,體育、舞蹈、音樂、繪畫、教育學、兒童心理學,樣樣都有所涉及。因此,中師畢業生分配到農村小學後,很快成爲中堅力量,深受農村學校校長歡迎。筆者當年教過的一些學生大都已成爲農村中小學的教學骨幹或校長和教學管理人員。據調查,自2000年大批中師被停辦以後,造成一些省份農村小學師資短缺。近年來,一些民間機構組織大學生志願者到農村支教。但大學生志願者多在城市長大,不瞭解鄉村社會的實際情况,本身又沒有受過專業訓練,不少人下去後很難適應。 

  胡適當年這樣解釋“壬戌學制”的彈性特點:“中國這樣廣大的區域,這樣種種不同的地方情形,這樣種種不同的生活狀態,只有五花八門的學制是適用的。”他還說:“但這個‘五花八門’正是補救現在形式上統一制的相當藥劑。” 

  一場自下而上的教育改革 

  追尋1922年壬戌學制的提出、起草以及整個議决過程時,會發現一個十分值得關注的現象:新學制是由全國省教育會聯合會提出草案、最終形成决議幷通過的。 

  全國省教育會聯合會(又稱全國教育聯合會)是一個由各省教育會及特別行政區教育會推派代表組成的全國性民間教育組織,即今天所謂的“NGO”,1915年由江蘇省教育會副會長黃炎培等人發起成立,1925年解散。其間一共召開11次會議,歷次會議都對教育界重大問題提出大量議案,表達教育界的主張。 

  1919年10月,全國省教育會聯合會在山西太原召開第五届年會,開始討論新的學制系統。1920年第六届年會,又有安徽、奉天、雲南、福建諸省教育會提出改革學制提案。年會要求各省教育會成立學制系統研究會,“以研究結果製成議案,分送各省區教育聯合會,及第七次全國教育聯合會事務所(筆者注:即籌備處)”。 

  1921年10月,全國省教育會聯合會第七届年會在廣州召開,以討論學制改革爲中心議題,其中有廣東等11個省區的代表提出了11件學制改革議案。經會議討論,議决以廣東省提案爲大會討論藍本,提出了新的學制系統草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