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李鐘琴:蔣經國功過一百年

http://www.CRNTT.com   2009-04-14 09:36:25  


 
  1925年10月,16歲的蔣經國赴蘇聯留學,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用蔣經國後來的話說,他在蘇聯做“人質”長達十二年。在蘇聯的十二年間,正值斯大林執政時期,紅色恐怖無處不在。蔣經國在蘇聯做過苦力,備受磨難,而且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可能是為了自保,他表現得非常激進,大罵蔣介石“叛變革命”,公開聲明與父親脫離父子關係,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7年,國共合作共同抗日,27歲的蔣經國經斯大林批准,得以回國。蔣介石沒有計較他在蘇聯對自己的謾罵,次年便任命他為贛縣縣長。

  在此後十餘年的從政生涯中,沒聽說過蔣經國有什麼“推崇民主”的言行。

  國民黨退守台灣之後,戒嚴長達38年,只鼓勵發展經濟,嚴禁人民自由組黨,嚴禁民間辦報辦刊,人民毫無民主權利,政治改革成為禁區,台灣島上,萬馬齊喑。六十年代,蔣經國長期掌控國民黨情報系統,崇尚特務政治,這更與民主政治格格不入。蔣經國“年輕時就完全推崇民主”之語,不知從何談起?

  蔣介石去世後,蔣經國仍任“行政院長”,繼任“總統”的是“副總統”嚴家淦。但此時的蔣經國,已經羽翼豐滿,牢牢掌握著實權,嚴家淦有名無實,“總統”寶座已經非蔣經國莫屬。

  1978年5月20日,年近古稀的蔣經國就任“總統”。

  在上任的最初幾年裡,蔣經國仍延續其父的做法,繼續搞“威權政治”,是公認的台灣“政治強人”。

  掌握了最高權力,那種說一不二、一呼百應的感覺,是令人陶醉的。蔣經國如果沉浸於這種陶醉中,即使治下的台灣經濟實現了騰飛,他也只是偏安於台灣一隅的政治侏儒,是政壇上的匆匆過客,充其量也只是一個“守成庸主”,離推動歷史發展的偉人不啻相差十萬八千裡。

  在庸才看來,守住前輩留下的“基業”,這是頭等大事。無論怎麼說,不能做“亡國之君”啊!不能讓國民黨在我手裡倒掉啊!退一萬步講,不能失去已經到手的權力啊!蔣經國在掌權之後,不見得就沒有這種想法。其實有這種想法,亦人之常情。

  在他“即位”後的七八年間,台灣仍處於“戒嚴”時期。蔣經國一方面大力發展經濟,一方面繼續鎮壓黨外運動,禁錮言論,以鞏固其“威權政治”。

  當時的人們都認為,在蔣經國時代,關於台灣的前途,大約有兩條道路可走。一條是堅持與大陸“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滿足於偏安一隅,將祖國統一大業留給後人去解決;另一條是與大陸合作,接受“一國兩制”,實現祖國名義上的統一,而他繼續在台灣執政。

  當然,蔣經國沒有也不會走後一條道路,無論大陸如何向他搖晃橄欖枝,他都不予理睬。他仍沿著父親蔣介石定下的方略,走了第一條道路,“以不變應萬變”。

  然而,“大賢虎變愚不測”,蔣經國在即將離世的時候,竟勇敢地走上了眾人都沒想到的一條新路。

  到了八十年代,蔣經國開始考慮未來的接班人問題和台灣的前途問題。

  大凡獨裁者考慮接班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兒子,其次才是自己的忠實追隨者。當時台灣人曾猜測,蔣經國的次子蔣孝武有可能成為“蔣家太子”。

  蔣經國與結發之妻蔣方良有三個兒子,長子蔣孝文,次子蔣孝武,三子蔣孝勇。

  長子蔣孝文從小被嬌生慣養,是出名的紈絝子弟、不良少年。六十年代,蔣孝文到美國留學,數次交通肇事,被美國驅逐出境。回台灣後,整天歌紅酒綠,醉生夢死,並因酒後駕車將一軍官軋死。這樣一個臭名昭著的浪蕩子,怎麼能成為未來台灣的主宰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