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 |
中國應從力拓倂購案吸取教訓 | |
http://www.CRNTT.com 2009-06-13 11:14:52 |
證券時報發表安邦咨詢公司分析師李明旭文章稱,觀察中鋁注資力拓案從提出到被拋棄的全過程,很容易讓國人產生一種感覺:中鋁其實是被力拓“給耍了”。在今年2月份注資案被提出時,正是力拓管理層和股東們最焦頭爛額的時候——受金融危機影響,資源價格跌至穀底,力拓收入大減、股價跳水,同時還有近200億美元的債務陸續到期需要償還,籌資壓力巨大。此時准備抄底海外資源的中鋁伸出了援助之手,雙方一拍即合。而到今天,力拓股價早已漲了7成,近期鐵礦石和有色金屬的價格不斷上漲,給力拓股東們做出拋棄中鋁、選擇配股融資以及同必和必拓合作的決定以最大的底氣。而反觀中鋁,忙前忙後研究交易條款、安排融資渠道,到最後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僅換來1.95億美元的“分手費”,還要有相當部分須付給投行等中間商。 文章指出,這樁交易失敗是受政治因素的影響。只不過,力拓股東們的拒絕為交易案失敗穿上了商業化的外衣。從澳大利亞方面來說,雖然澳大利亞政府願意看到中國資本進入澳大利亞以支持經濟增長,但他更要面對國會和民衆不斷膨脹的“中國威脅論”的情緒。也就是說,即使力拓股東不拒絕中鋁的注資,澳大利亞政府也很有可能會迫於民意而找一個堂皇的理由來拒絕這個倂購案。 而對中國來說,這樁中國企業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外投資案的失敗,可謂是教訓多多。近幾年,許多發達國家外資倂購中的限制機制強化了,2005年中海油收購美國優尼科也被美國國會給否了,此前迪拜的DP World收購英國鐵行公司也因為牽涉美國的港口,遇到了美國的強烈政治阻礙。這類重大收購,從來都是經濟與政治的混合物。中鋁在收購上,顯然是低估了政治幹預的影響力,沒有汲取中海油的教訓。因而,并不是對中國此前限制匯源倂購等引發的報複,而是本來就有潛規則的國際游戲。而中國企業則因為沒有汲取教訓,兩次都摔了大跤。 |
【 第1頁 第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