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日甲午戰爭與日本的輿論導向

http://www.CRNTT.com   2014-07-28 12:11:07  


 
  以鼓吹甲午戰爭為己任的日本報章《國民新聞》主持人德富蘇峰在回憶他獲悉這一消息時表示,當時心情簡直是達到了“欲哭無淚”的程度。與此同時,另一家報章《日本》也為此刊載了題為《嘗膽臥薪》的評論文章,以示對此“奇恥大辱”的“三國干涉”的不滿,“臥薪嘗膽”遂成為當時鼓勵日本人奮發圖強、雪恥報國的流行語。

  對於戰前滿腦袋“皇國史觀”和弱肉強食哲學的日本人來說,他們存有如此這般狹隘“愛國主義” 的情緒,我們一點也不感到驚奇,但對於在戰後“和平時代”(至少在表面上,堅持九條精神的“和平憲法”招牌一直都還掛著)成長起來的少壯派政治家,居然還停留於《馬關條約》年代日本人主張“侵略、割地、賠款有理”的精神狀態,卻不能不令人感到難以理喻。

  姑且不談“釋放船長”和“三國干涉事件”究竟有何可比性,單單看他們將後者視為“國難”的史觀,就足以令人對日本今後走向的不定因素感到憂慮。

  2010年民主黨少壯派主張仿照當年“三國干涉事件”後日本舉國“臥薪嘗膽”,而提出的“建白書”,包括下列方案:

  一、在加深日美同盟關係的同時,加強日本自主防衛體制。

  二、加強與俄羅斯、亞細安和中亞的戰略關係,從而削弱對中國的過度依賴,並對中國予以牽制。換言之,即推行現代版的“遠交近攻”政策。

  三、主張當局盡速買下現為民間人士所擁有的尖閣諸島的私有地,將之轉為國有地,建立燈塔等,從而實施有效的統治。

  四、加強西南方面的防衛體制。具體內容包括重新檢討《防衛計劃大綱》,進一步強化以沖繩半島為中心的西南諸島的防衛體制。此外,應盡早在尖閣諸島的周邊進行日美的共同軍事演習。

  這些方案可圈可點之處,其實就是“加強自主防衛體制”、“進一步對尖閣諸島進行有效統治”(具體方案即將之“國有化”)和“採取遠交近攻的戰略”。當然,這些方案與其說是某些民主黨少壯派的“專利品”,不如說是日本保守人士“英雄所見略同”的共同方策。

  果然,就在“撞船事件”後的4月17日(也是《馬關條約》簽署紀念日),一向高調主張修憲的老牌右翼政客,也是時任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華盛頓演說時,拋出了東京都有意購買尖閣諸島的“購島論”。

  同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紀念日),時任首相野田佳彥宣布中央政府“購島”(即“國有化”)的決定。9月11日,野田政府和“私人島主”簽署購島合約。石原選擇在4月17日(《馬關條約》簽署紀念日)拋出“購島論”是否有其特殊的含義或者僅是“偶然”,我們不得而知。但從上述三個與軍事行動密切相關的日子宣布購島和接著緊凑的進程表來看,人們不能不為“中央政府”的首相野田與“地方政府”的首領石原共同串演的這幕“雙簧”嘆為觀止。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日本大眾傳媒並未大肆渲染這個“建白書”,但從後來的動向來看,日本的外交和軍事走向是與“志士”們之構想與獻策(包括將“尖閣諸島國有化”)相一致的。正如前面所述,這些方案並非民主黨少壯派激進人士的“專利品”,它們之被付諸實現,也不意味著“志士”們具有掌控日本內外政策的能力,但卻反映了具有近似史觀的日本保守派對當下的日本出路有著共同的應對處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