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 |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五大使命 | |
http://www.CRNTT.com 2016-10-10 10:19:02 |
中國海洋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義桅文章表示,面對種種疑問,這就要求我們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提出的時代背景、內涵與使命有準確的理解。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提出的背景 文章介紹,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提出不是復興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而是超越近代海洋型全球化,其提出的背景有三。 一、服務於海洋強國戰略,推動中華藍色文明興盛 古代絲綢之路都有陸上、海上分別興盛之時,但很少同時興盛。本質上,中華文明是內陸文明,海洋文明基因發育不充分,鄭和下西洋只是黃土文明的海上漂移而未改其本色。中華民族繁衍栖息的東亞大陸,一面臨海,三面陸地,形成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造成了與外部世界相對隔絕的狀態。而本土遼闊的地域、複雜的地形和多樣的氣候,形成了中國各具特色的地緣文化和區域觀念。在自給自足、缺乏向外需求,相對保守、崇尚和平的農耕文化環境中,人們習慣於和諧、寧靜與相對穩定的生活。海洋在“重陸輕海”的農耕社會只是一道天然的安全屏障而已。這些因素也決定了中國古代文化比較內斂、追求身心自我完善、倫理至上、注重養生的農耕文化形態。 反觀世界,人類對海洋的認識僅停留在海平面,海底世界基本上未知,而占據地球49%的面積是國際海域。在此背景下,中國在開發利用海底世界方面並不落後,誰贏得了海洋誰就真正贏得了世界。這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發揮變道超車效應指明了方向,也為中國經略海洋,建設海洋強國,實現中華民族的海洋夢提供了歷史性機遇。 二、引領海洋時代2.0,推動中華文明轉型 當今世界,正經歷著內陸文明走向海洋,海洋商業文明走向海洋工業文明的大交替。 人類的海洋商業文明起源於海島及沿海國家或地區,典型如古巴比倫文明中的腓尼基;古希臘文明中的愛琴海、地中海沿岸及島嶼上的諸多城邦及小國;古羅馬文明中的迦太基、羅馬、高盧、英倫三島;北歐歷史中的丹麥、瑞典、挪威三個國家。這些國家通過海上商道從事海外貿易,進行征服和掠奪。 人類的海洋工業文明起源於全球化,而凸顯於可持續發展時代。向海而興,背海而衰。特別是在當今世界,隨著全球人口日益增加,生活環境惡化與水土大量流失,陸地資源不堪重負,而海洋正在成為人類第二生存空間。海洋擁有豐富的資源和廣闊領域:海洋占地球面積的71%,礦物資源和食物資源非常豐富。海洋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高科技競爭的新熱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與關注,內陸文明紛紛走向海洋,誰擁有海洋誰就擁有未來。可以說,21世紀是人類開發海洋的世紀,人類將進入海洋工業文明新紀元。 人類重估海洋價值,處於“第二次地理大發現”的前夕。不同於第一次地理大發現時海洋只是作為商路、殖民擴張的通道,如今海底的價值日漸凸顯出來。從此,人類進入了新海洋時代——“深海時代”或曰“海洋時代2.0”。海權論之父馬漢曾把全球海洋命名為“一條廣闊的高速公路,一個寬廣的公域”。如今,海洋不再只是全球公域的組成部分,而是孕育著下一輪全球化的動力。正是看到這一點,一些國家掀起了與工業革命前期“圈地運動”類似的“圈海運動”。“圈海運動”吹響了海洋商業文明向海洋工業文明邁進的號角。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提出,相應地,也為引領海洋時代2.0,推動中華文明從傳統內陸文明向陸海文明轉型。 三、打造包容性全球化,破除西方中心論 海洋是各國經貿文化交流的天然紐帶。傳統全球化由海而起,由海而生,沿海地區、海洋國家率先發展起來,陸上國家、內地則較為落後,形成巨大的貧富差距;傳統全球化由歐洲開辟,由美國發揚光大,形成國際秩序的“西方中心論”,導致東方從屬於西方,農村從屬於城市,陸地從屬於海洋等一系列負面效應。 地球71%面積被海洋覆蓋,90%貿易通過海洋進行。時至今日,按照世界銀行統計,全球產出的80%來自於沿海100公里地帶。這就是近代世界的景象:邊緣型國家的崛起與文明中心地帶的塌陷,從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到美國,大國因海洋而崛起,文明因大陸而衰落,直至中國20世紀80年代末還在流行“河殤”論調。自此,世界陷入“治—亂”周期律,地緣政治與權力遊戲大行其道。“世界體系”“依附論”揭示了全球化邊緣國家無法擺脫落後、動蕩的根源。 令人憂慮的是,近代地理大發現造成的不公正局面在21世紀不僅沒有緩解,反而更加強化。世界海底光纜集中在跨大西洋(600558,股吧)兩岸,廣大發展中國家要通過美歐而連接在一起。麥肯錫全球研究院2016年2月發布的報告《數字全球化:一個全球流動的新時代》指出,數據流動產生了比全球貨物貿易更多的價值。儘管光纖電纜覆蓋了世界大部分地區,但卻沒有一條光纜直接連接亞洲與南美洲。拉丁美洲國家和中國的互聯網通信需要途經北美洲。而如今南南經濟交流勝過南北經濟交流,這種狀況亟待改變。 世界是平的,這可能是我們時代最大的錯覺。其實,貧富差距、人心不通,乃各國所面臨的緊迫挑戰。全球化,成為我們時代的想當然。其實,所謂的全球化更多的是沿海地區與發達群體的“部分全球化”。在這種時代背景下,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可謂古絲綢之路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堪稱第二次地理大發現,體現中國的擔當。同時也預示著,文明的復興而非單向度的全球化才是世界大勢所趨。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等“五通”所代表的互聯互通,才是塑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根本,推動實現真正的“包容性全球化”,讓全球化普惠而均衡,並落地生根,不僅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規劃路徑,而且推動更多國家脫貧致富,開創21世紀地區與國際合作新模式。 推動從海洋為中心的全球化到陸海聯通的全球化,從西方中心的全球化到南北均衡的全球化,就成為“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時代背景。“一帶一路”正在推動全球再平衡,打造包容性全球化,破除西方中心論。 21海上絲綢之路的內涵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泉州等地為起點,橫跨太平洋、印度洋,歷經南海、馬六甲海峽、孟加拉灣、阿拉伯海、亞丁灣、波斯灣,涉及東盟、南亞、西亞、東北非等相關國家,重點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如何體現“五通”建設的呢? 文章分析,政策相通: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途經的區域主要包括東南亞、南亞、西亞、北非等地區與南太平洋地區,沿線的國家被緊密聯繫在一起。例如,目前中國啟動了中日韓自貿區談判,同時升級同東盟自貿區的關係,拓寬合作渠道,推動區域一體化進程。同時,海上絲綢之路以其高度的包容性同陸上絲綢之路相配合,“一帶一路”內外相兼,海陸相結,同時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和亞歐大陸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發展。 設施聯通:今天,現代化人口規模從起初歐洲的千萬級、美國的上億級,向新興國家的幾十億級邁進,單靠歐洲所開辟的航線、美國所確立的規則,早已無法承載。在這種情形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首先著眼於口岸基礎設施,暢通陸水聯運通道,推進港口合作建設,增加海上航線和班次,加強海上物流信息化合作。拓展建立民航全面合作的平台和機制,加快提升航空基礎設施水平。 貿易暢通: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將海洋,尤其是港口,只是作為貿易通道的功能,予以提升,通過產業布局,港口經濟開發區,建設海上經濟走廊,並向內陸延伸,消除沿海—內陸地區發展差距。為體現21世紀時代特色,“一帶一路”沿線支點國家和地區建立起“數字驛站”,將陸上與海上信息系統化、規模化、智能化,以此推動變道超車的夢想早日實現,大大提升海上貿易。 資金融通: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通過開發性金融模式,賦予海洋(港口)貿易之外的金融、投資功能。如今,新加坡,倫敦,是人民幣離岸清算中心的成功試點。未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還會挖掘更多海上支點城市,形成資金鏈,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民心相通:泉州、寧波、廣州、南京等9個城市聯合申報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中國港口城市與沿線港口城市正在締結各種合作協定,推行海上旅遊、培訓、文化等合作,促進沿海、沿線民心相通。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積極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建設,參與沿線重要港口建設與經營,推動共建臨港產業集聚區,暢通海上貿易通道。推進公鐵水及航空多式聯運,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加強重要通道、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綱要還提出要“打造具有國際航運影響力的海上絲綢之路指數”。 |
【 第1頁 第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