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 
中評論壇:美國對台政策變化與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18-10-29 00:13:45  


 
  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資深研究員葛來儀( Bonnie Glaser)在推特表示,“作為美國在太平洋的夥伴,台灣將參與美國在所羅門群島的海軍演習,雖然這不是第一次,但現在正式公開宣佈。”台媒也報道,台灣軍方也可望在11月由海軍、醫療人員組成小組,登美軍艦艇見習美國海軍的海上醫療及救援機制。這表明美台之前秘密舉行的各項聯合軍事演習等,開始逐步由暗轉明,明顯是要“力挺台灣、警示大陸”。

  第五、蔡英文當局加緊與美防務產業合作,妄圖進一步嵌入美國全球防務產業鏈

  蔡英文上台後,為了刺激經濟發展,曾提出“五大產業”計劃,防務產業即為其中重要內容。為了將這些計劃落至實處,蔡當局又相繼提出“潛艇自造”、“戰機自造”等口號。但台灣已經多年沒有生產潛艇和戰機的經驗,在許多關鍵技術上面臨著難以逾越的障礙,因而不得不向美國求助,希望通過與美國合作來化解技術難題。

  對於蔡英文當局的需求,特朗普政府出於“以台制華”等目的考慮,也給予高度配合,但考慮到問題的敏感性,又不願直接出頭露面,因而將民間企業推到第一位,妄圖通過“白手套”的形式為台灣潛艇製造等提供關鍵支持。目前,由40多家台企組建的“台灣國防產業發展協會”已經與美台商會簽訂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同意在防務產業上進一步加強合作,並同意共同舉辦“美台國防工業會議”或“美台國防工業論壇”,且由此前的一年一次升級為一年兩次,由原先衹能在美國舉行,現在變更為分別在美國和台灣舉行,以進一步加強溝通,推進議程。今年5月首次在高雄舉辦“台美防務產業論壇”,引發島內外廣泛關注。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加強與美國防務產業的合作,其根本目的不僅僅衹是想從美國獲得軍事武器製造的技術,而是想藉此嵌入到美國的防務產業鏈中。“台灣國防產業發展協會”韓碧祥毫不掩飾地稱,“台灣廠商也想打進美國供應鏈,有機會把產品賣給美國”。韓碧祥如此表態,說明台灣當局意圖藉助與美國合作的機會,將台灣生產的零部件銷售至美國。如此一來,台灣藉此就可以既彰顯與美國合作的密切程度,又可以對外宣傳自己的“隱形冠軍”,凸顯台灣在機械製造等領域的“非凡實力”。

  回顧1979年美台“斷交”後近四十年歷史來看,每次美國共和黨重返執政的初期,美國出於其意識形態等因素考慮,都會對華大打“台灣牌”,聲稱將會全力提升美台關係,但從其最終結局來看,卻是高開低走,無情地把台灣晾在一邊。1981年里根上台前狂妄聲稱要重新恢復與台灣的所謂“外交關係”,正式走馬上任後卻與中國簽署“八一七公報”,承諾將“逐步減少對台售武並直至最後的解決”。90年代初老布什時期,一度向台灣出售150架F-16A/B戰機,但最後也是草草收場。2001年小布什剛上任的時候,一度宣稱要“不遺餘力地協防台灣”,最後卻直接痛斥陳水扁是“麻煩製造者”,給島內“台獨”勢力以無情地打臉。

  從這些過往歷史經驗來看,現在作為共和黨出身的特朗普在台灣問題上動作頻頻,一點也不應感到驚訝,因為這既符合共和黨長期的歷史慣性,同樣也符合特朗普的交易式商人思維方式。但從長遠走勢來看,“絢爛之極終歸平淡”,美國打“台灣牌”有其自身的制約性因素,如果繼續加碼的話,極有可能會引火上身得不償失,並再度“冷凍”台灣問題。所以對於現在日漸升溫的台美關係,蔡英文當局不應因為一時“成績”而沾沾自喜,而應看到中長期的發展大勢,若是一味地“押寶”到美國身上,衹會“希望”變成“絕望”,“夢想”變成“空想”,最後衹會竹籃打水一場空,衹能自己收拾殘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