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一場氣候政治博弈 別迷戀哥本哈根

http://www.CRNTT.com   2009-12-14 00:11:33  


在華服美食、觥籌交錯的台面背後,哥本哈根這次更是一個地道的國際政治“戰場”。
  中評社北京12月14日電(評論員 張智新)12月7日起,192個國家的環境部長和其他官員們在哥本哈根召開聯合國氣候會議,這可算是進入21世紀乃至二戰結束聯合國成立以來,最吸引眼球的全球多邊會議之一。從太平洋到大西洋,從北半球到南半球,從泱泱大國到彈丸小國,幾乎所有媒體都不約而同地在顯要位置聚焦這次會議。

  這次會議的這次會議儘管長達2周,但議題就是兩個:大致確定全球各個國家的減排額,發達國家為此該拿出多少錢並如何管理、分配和使用這筆錢。

  會議議程看似密密麻麻,其實也很簡潔明了:貫穿始終的主要會議就兩個,即《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十五次締約國大會和第五次京都議定書締約方大會,兩個會議的參加成員既有交叉又有不同,如美國特使要參加前一個會議,卻因為2001年退出京都議定書而不必參加後一個會議。會議前半段即12月7至9日,已兩個會議的全體會議為主,中期即12月10日至15日以非正式團體會議為主,後期即從12月16日至宣布閉幕的18日則以全體會議和聯合高級別會議亦即領導人會議為主。此外,其間還穿插若干場為達成協議服務的附屬機構會議、特設工作組會議等。

  融合了古典與現代、自然與人文的哥本哈根,用來做國際政治諸多勢力競相展示完美姿態的“舞場”、盡情表演諸多戲碼的“劇場”,的確再合適不過。不過,在華服美食、觥籌交錯的台面背後,哥本哈根這次更是一個地道的國際政治“戰場”。

  哥本哈根“戰場”上的角逐,無疑錯綜複雜甚至撲朔迷離。最重要的對抗焦點,自然窮國和富國之間圍繞減排額和減排資金之間的矛盾。在這一點上,無論是直接面對氣候變化威脅的島國聯盟、非洲國家,還是基礎四國、77國集團,立場是大體一致的,即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不僅要對減排額做出數量足夠、切實可行的承諾,更理當為其工業化時期污染全球的歷史向窮國作出補償,包括資金和技術。中印一直堅持各國在減排義務上的“共同而有區別責任原則”,即發達國家應該承擔更多。美歐等國則要求中印等排放數額扶搖直上的新興經濟體承擔更大減排責任,否則自己不會承諾更多,也不太願意向這些新興國家提供資金支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