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 |
匯率之爭 政治重於經濟 | |
http://www.CRNTT.com 2010-03-12 08:52:44 |
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不光政界人物,連頗有學術修養的學者也不甘人後。據報道,前不久,美國經濟學家、2008年經濟學諾獎得主保羅•克魯格曼稱“中國這個掠奪成性的重商主義者存心不讓人民幣升值,要與中國打貿易戰”。麻省理工商學院教授約翰遜在美國國會關於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的聽證會上說,不能因為中國持有美國國債,就停止施壓人民幣升值。並威脅將把中國操縱匯率放入今年4月的財政部評估報告中。 《證券時報》發表記者肖國元述評文章表示,事實上,美國對人民幣匯率的指責由來已久。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將由美國次貸危機演繹而來的金融危機歸咎於因人民幣匯率引起的貿易不平衡論調大行其道。他們進而呼籲人民幣升值以改變貿易不平衡格局。隨之而來的便是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美國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屢屢向中國發難,主要原因是中國與美國實行不同的匯率制度——中國實行管理匯率制度,容易授人以柄。在他們看來,中國巨量的貿易盈餘在沒有匯率操縱的前提下是不可想象的。而2008年中,中國暫時中止了自2005年7月開始的人民幣升值之路,再次將人民幣釘住美元,使人民幣對美元的匯價保持在1:6.83水平波動,這給他們進一步的攻擊提供了口實。 文章認為,理論上,不同國家可以選擇不同種類的匯率制度。可以將其匯率釘住,可以實行管理浮動,還可以實行自由浮動匯率。因此,對某個國家而言,沒有一致認可的最優制度。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國際收支約束及防備外來競爭的需要使得制度選擇複雜化了。因此,第一,從制度選擇的角度看,中國實行管理匯率,是基於國情與自己的認識,是理性的、可行的,並不存在刻意操控的初衷,也不損害別人的利益。 |
【 第1頁 第2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