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傳統節日的延續離不開信仰

http://www.CRNTT.com   2010-06-17 10:15:58  


國家將包括端午節在內的傳統節日列為法定假日已兩年
  中評社北京6月17日訊/通過節日傳播或鞏固的信仰必須通過一系列的儀式、程序和活動,而不是專家學者的坐而論道,或者政府部門的強力推行。《南方都市報》今日登載評論員葛劍雄的文章“傳統節日的延續離不開信仰”,其內容如下:   

  國家將包括端午節在內的傳統節日列為法定假日已兩年了,傳統節日比以往更受重視,活動內容日趨豐富,對年輕人也更有吸引力。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對大多數國人來說,只是多了一天假期,因此而增加的商機和旅遊往往與這個節日的主題無關。也就是說,僅僅靠法定假日並不能使傳統節日真正得到延續。  

  改革開放以來,聖誕節一類西方節日、外國節日在中國日漸流行。與此同時,中國的傳統節日越來越不受重視,雖有政府大力維持,民間有識之士大聲疾呼,但似乎難挽狂瀾,有些洋節甚至有取代傳統節日之勢。   

  為什麼西方國家現代化程度遠高於中國,物質生活與那些節日產生和流行的當年已不可同日而語,卻能使某些傳統節日長盛不衰,而中國剛由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才跨進現代化的門檻,大多數傳統節日卻已式微,甚至已經名存實亡,青年一代已相當冷漠?   

  我認為,根本的原因還在於這些節日失去了信仰的支撐。   

  節日無非有幾種類型:宗教或信仰性的,政治性的,世俗性或物質性的。儘管各種節慶的方式大同小異,但因其基礎不同,流行的範圍與延續的時間也迥然相異。政治性的節日最脆弱,因為一旦政治標準改變或政權更迭,相應的節日就會被取消,甚至會成為新的禁忌。世俗性或物質性的節日依托於一定的群體與自然條件形成的社會和人文地理環境,這些條件一旦改變,節日也不易維持,或者不得不改變其形式和內容,以至逐漸消亡。唯有宗教或信仰性的節日最為穩定,只要這種宗教或信仰還存在,只要有信眾,那麼萬變不離其宗,無論形式發生什麼變化,核心內容不會改變。   

  西方或外國還在流行並擴張的節日大多屬宗教或信仰類的,而中國的傳統節日或者本來就不屬宗教或信仰性的,或者已失去了宗教或信仰的基礎。   

  中國的傳統節日新年本來是一個集政治、信仰、世俗與物質於一體的節日,自然最重要,也能成為全民的節日。中國歷來重視紀年,新年是一年的開始,自漢武帝後的2000多年以降,也是皇帝每一紀年之始。新年的慶祝是對除舊布新、國泰民安、國運昌隆的祈求,要舉行一系列重要活動,如元旦大朝會,各地上報戶口、收成、治安等政績,祭天、祭太廟等,新皇帝繼位後一般也要到第一年新年才改年號,並大赦天下。中央到地方各級衙門節前要封印封門,停止辦公,節後才開封上班。新年也是財政年度的開始,或者是以新年為統計標準的。民間最重要的是祭祖,因為處於秋收以後的農閑季節,這一次是最隆重最豐盛的。附帶還要祭祀各種信仰的神靈,如城隍、土地、灶神等。其次才是合家團聚,以及物質享受和娛樂活動。那時,旅人游子急於在除夕前趕回故鄉,最緊要的是祭祖。不得已在外過年的人,也必須遙祭祖先。   

  中華民國廢舊曆,傳統新年改稱春節,中華人民共和國沿用公歷,春節的政治性已不複存在,國家要隆重慶祝的當然是1月1日元旦,而不是農歷正月初一。一度指導全黨全民的“元旦社論”,當然也是在公歷元旦發表的。繼續將正月初一稱之為“過大年”,意味著元旦只是“小年”,只能是民間的自我安慰。辛亥革命以來,主流思想否定了民間傳統,解放以後的政治運動將祭祖一類列為封建迷信,是每次移風易俗或革命造反的對象,一度蕩然無存。剩下的只是家人團聚和吃喝玩樂,而隨著生活的改善,平時都能吃喝玩樂,過年已沒有什麼吸引力。一旦外出務工者在城市定居,加上信息的發達和高速交通的普及,合家團聚也將失去魅力。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