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如何應對全球貨幣新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10-11-11 11:46:21  


 
  數量型政策工具日益捉襟見肘,加息拓寬了貨幣政策空間。中國貨幣政策步入“量價”工具齊用階段。貨幣政策一改2009年—2010年的“大放大收”的單邊調控,轉向更加重視調控的力度搭配和節奏拿捏。

  首先,匯率機制突破不能期望過高。在經歷了次貸危機這一間歇期後,人民幣匯率再成眾矢之的,發達國家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外部壓力正在卷土重來。增加匯率的靈活性是必然的選擇,但升值幅度必須與經濟轉型步伐相適應,否則無異是利劍,為中國經濟持續平穩增長,以及經濟結構轉型平添巨大壓力。

  其次,數量型工具仍為中國貨幣政策的最大著力點。利率手段難以頻繁使用,央行仍依賴公開市場業務與準備金政策交替衝銷流動性。準備金調整是通過影響金融再作用於實體經濟的,因而對實體的影響較為間接和微弱,加上當前外匯占款主導的基礎貨幣投放特性,導致準備金率調整將成為一種常態工具。

  人民幣外升內貶是中國經濟應對的長期要務

  文章分析,金融危機延誤了中國經濟的結構化改革之路,但也使經濟在轉型方向達成兩大共識。

  一是人民幣價值嚴重低估。人民幣幣值被低估,不僅導致國民財富被別國刮走,而且導致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速度緩慢。亞洲經濟普遍存在經濟中外需獨大,內需缺損的格局,這和美國形成了明顯的鏡像關係。此次危機中,外需依賴型經濟無一幸免。即使經歷出口產品升級換代陣痛的日本也不例外。雖然早就是發達經濟體,日本出口美歐的,主要是汽車、電子等大件高端耐用商品,對信用環境更加敏感,使得日本出口受金融危機影響的程度,遠超我國。可見,經濟中內外需失衡並非出口產品升級換代能解決的,只有修復幣值以補足內需短板,才能提升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

  二是人民幣價格壓制過低。目前,中國名義基準利率高出美國聯邦基金利率2個百分點之多,但實際利率已連續8個月為負;而美國通脹率則要小得多,因此其實際利率也較高。低利率的根本意圖是刺激投資,這在通縮時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政策手段。而2002年以來中國更多面對的是通脹難題,但低利率一直未變,從而推動了一輪又一輪的投資過熱,低利率已經成為資源合理配置的一個障礙,也使收入分配向不利於低收入者方面傾斜。

  如何應對,將是中國經濟持續亟待解決的要務。

  增強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彈性與透明度,應該是未來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大勢所趨,宜採取名義匯率調整和實際匯率調整相結合的方式。調整名義匯率主要思路是維持人民幣的溫和升值並使升值幅度與美中兩國的通貨膨脹率差值相一致。要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轍,央行至少要密切關注美國的通貨膨脹水平和利率水平,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應在嚴格控制的前提下逐步升值。實際匯率的調整可通過貨幣政策、資源改革、價格體系、財政政策等的互動與調整,以及與外貿、外資、投資、產業等宏觀政策相結合,需多管齊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