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鄭竹園:中國的崛起將是大勢所趨

http://www.CRNTT.com   2010-12-05 00:11:53  


 
  (四)所得分配。戰後新興國家及地區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所得分配往往出現兩極化現象。台灣早年所得分配,也有顯著差異,1952年佔人口20%最低所得階層的收入,與佔人口20%最高所得階層的收入,相差約20倍。由於就業巨幅增加,實質工資不斷上升,低所得階層收入顯著提高,所得差距逐年縮小。1964年這一差距降為5.3倍,到1980年更降為4.2倍,相當於世界最佳的所得分配。近5年來,由於經濟結構的變化,所得差距有擴大趨勢,所得差距回升到6.3倍以上,但仍較許多新興國家為低。

  (五)經濟結構。根據世界先進國家的經驗,在工業化過程中,農業在國民所得與勞力構成中所佔比重,必逐年下降。而工業所佔比重相對上升。這一升降的幅度,即為工業化進展的標誌,例如1952年台灣國民生產毛額中,農業的貢獻佔36%,工業佔18%,顯示工業化程度仍極低。到1986年,農業的貢獻降至6.6%,工業上升到47.3%,超過一般工業發展國家的比重。勞力構成也顯示同一情況。

  在經濟結構轉變過程中,出口貿易構成的變化,最能反映台灣經濟的變化。1952年展開工業化以前,農業及農產加工品佔台灣出口91.9%,工業品只佔8.1%,其中糖佔58.9%,米佔15.30。到1972年,農產品及農產加工品只佔台灣出口商品16.7%,工業品上升到83.3%。紡織品、電子產品、合板塑橡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要輸出項目。到1986年,農產品及加工品已降至6.6%,工業品上升至93.5%;信息產品躍升出口商品第一位。從輸出構成來看,台灣已是名副其實的工業化地區。

  台灣經濟的發展實績,如與當代幾個主要發展中國家比較,更突出其優越性。戰後被西方世界視為最有希望的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大陸、印度、巴西及墨西哥。這四個國家都具有廣土眾民,擁有廣大國內市場及相當豐足的天然資源。50年代,印度與中國大陸被西方經濟學家認為已開始“起飛”。60、70年代,巴西及墨西哥也被認為可成經濟大國。但這四個國家30多年來的成就,都遠在台灣之下。

  上舉這些轉變,是台灣模式的精髓,不但適合於中國大陸,也適合於其他發展中國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