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如何化解輸入型通脹壓力

http://www.CRNTT.com   2011-05-15 07:53:24  


如何化解輸入型通貨膨脹壓力,成為我們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
  中評社北京5月15日訊/今年以來,在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保持寬鬆狀態、全球流動性過剩和中東北非政局動蕩的影響下,國際市場原材料、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一度大幅上漲,全球糧食價格加速攀升。國際通脹因素向國內傳導,輸入型通貨膨脹成為中國物價上漲的重要推手。因此,如何化解輸入型通貨膨脹壓力,成為我們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

  人民日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博士馬濤文章表示,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一直存在著巨大的價格差距。隨著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市場化和國際化步伐的加快,國際市場國內化、國內市場國際化不斷發展,客觀上需要新興市場國家補上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價格差距。在這種情況下,新興市場國家出現較高通脹率將成為長期趨勢。這可能是新興市場國家與國際市場接軌進程中的特有現象,也是發展中國家為了享受經濟全球化利益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文章稱,當前的國際貨幣體系也具有內在的通脹傾向。國別貨幣充當世界儲備貨幣給貨幣發行國帶來巨大利益,它們可以通過發行貨幣向世界轉嫁危機,通過輸出通脹掠奪財富,換取國內宏觀經濟穩定。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有的發達國家實施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試圖通過製造通脹預期來擺脫國內通貨緊縮,然而其國內實體經濟並不“給力”;新興市場國家由於經濟復甦步伐較快,引來“貨幣洪災”的衝擊。

  近年來,中國勞動力等要素成本價格不斷上漲,“世界工廠”將逐步告別廉價時代。而越南、印尼、馬來西亞等國由於受國內勞動力規模較小或素質不高以及勞動生產率低等因素制約,生產和出口增長不足以抵消中國生產成本上升對世界的影響。因此,世界制成品價格將呈上漲趨勢。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