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道德解體與中國人的生存危機

http://www.CRNTT.com   2011-11-22 11:07:27  


 
  那麼中國的學界和知識界呢?在任何社會,學界和知識界是一個社會道德價值最重要的載體之一。他們掌握著道德的話語權,是教育者。學界和知識界的道德水準,基本上能夠反映一個社會的一般道德水準。中國的學界和知識界本身的道德水準並不在本文的討論之列,但不難發現這個階層對中國道德的解體也有責任。很顯然,他們忽視了道德建設。多年來,學界和知識界都在作意識形態的爭論,討論意識形態的普世價值性或者沒有普世價值性,大家都在談論民主、自由、社會正義和公平等等是否是普世價值。自由派說有,左派說沒有,自由派強調民主自由,左派強調公平正義。但為什麼沒有很多人討論道德的普世性呢?民主、自由和公平正義等價值是道德體系的外在體現,而不是相反。那些整日把民主、自由、公平正義掛在口上的很多人,實際上在做著損害一般道德的事情。沒有了作為人所應當具有的一般道德,哪裡會有民主、自由、公平正義?左派和右派天天爭論著和中國社會毫不相關的話題,把自己打扮得似乎比誰都道德,但卻漠視著道德的每況愈下。那麼多人為什麼爭搶著為權力說話,為利益說話,為什麼沒有多少人來為社會的底層說話,走在保護社會的前列呢?

  那麼,一般社會公眾是否可以逃避責任呢?也不能。每當像“小悅悅”那樣的事情發生,人人都道貌岸然起來,人人口誅筆伐,甚至對當事者進行各種方式的攻擊。但他們是否想過,如果他們是18人中的一人,又會怎樣呢?如果社會上真的有那麼多的人具有正義感,具有道德感,那麼為什麼這樣的事情還會接二連三地發生呢?道德衰敗的趨勢得到不糾正,還是因為人人都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自私態度所致。表達同情的心情、憤怒的心情很容易,但要改變道德衰敗,就必須訴諸於運動,從自己做起。如果對有錢有勢者、學界知識界、媒體等角色已經失望,那麼社會必須起來自我拯救。

  社會需要道德,個人的生存需要一個道德的社會。沒有道德就無以成為社會,個人也就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就會演變成人與人之間、社會群體與群體之間的“戰爭”。中國社會如果再繼續這樣下去,離這樣一場“戰爭”就不遠了。沒有人會希望這樣一場“戰爭”發生,因為屆時人人都會成為受害者。如果不想得到這個結局,那麼現在應當是行動的時候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