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世行報告引爭議 國企改革路何方

http://www.CRNTT.com   2012-03-01 09:08:42  


 
  袁鋼明(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我本人完全不同意杜建國的說法與觀點。杜建國不懂這個報告,也沒有做過深入的研究。這種做派已經跟不上國內改革的變化和世界經濟形勢變化。以國企問題為例,我國的國有企業比重曾有過下降趨勢,而近幾年來卻不斷上升,這不是好現象,是改革遲緩的一種表現。國有企業的比重不可以一直上升,應該得到有效的控制。

  21世紀網:反對世行報告《中國2030年》的不僅有大鬧發布會現場的“獨立學者”杜建國,還有掌控117家央企的國務院國資委。如果不是因為國資委此前的反對,2月27日世行報告發布會的規格將會更高,本已列入邀請名單的超百家中外媒體最終也被縮減至十幾家。在形成初步報告後,財政部發文至相關各部委會簽。教育部、衛生部等部委給予報告高度肯定,認為報告給中國教育及衛生醫療領域的改革與發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議。唯有國資委提出強烈反對意見,並就此給財政部回文,認為《報告》提出的推進國有企業改革,降低國有經濟所占比例的建議違反憲法,有顛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嫌疑,並要求與相關機構展開辯論。

  騰訊網《今日話題》:為什麼世行要為中國的發展出謀劃策呢?原因很簡單,因為解決貧困、提升發展水平是一個一攬子工程。世行不僅會提供資金,也會提供資金的使用方案。世界銀行對每個發展中國家都會出台各種中長期報告,並不是單獨針對中國。……佐利克稱,這個項目報告的實施得到有關領導的“堅定承諾”。並且,報告所建議的市場化改革都是可以在一個仍由國家控制所主導的框架內進行的,並不打算削弱中國政府對改革的主導權。

  在世行對中國的這份報告中,並沒有強調以私有化為目的,相反,報告中給的各種建議,落腳點都是提升經濟活動的效率。國企已經“做大做強”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假象。對此,經濟學家王健最近曾做了一個非常直觀的解讀。王健發現,從2005年“非公36條”實施開始,到2007年,國企迅速退出低利潤行業,在平均利潤率5%以下的行業中,國企的產出從80%左右降到不足10%;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企仍然牢牢控制著高利潤行業:在利潤率高於10%的行業如煙草、石化等領域,國企產出仍然占總產出的85%。這說明,國企只是在利潤低的行業都撤退了,而在高利潤行業,靠著壟斷地位大發其財國企利潤最高的兩家企業利潤頂得上民企前500家的總利潤。而且,這種做法在總量上還能夠維持著“國退民進”的假象。

  所以,國企必須進一步改革,世行報告給出的方案是:政府應縮減大型國企規模,讓他們的運營更像商業公司。建議由資產管理公司監管國企,保證這些國企按商業規則、而不是政治目的經營,同時讓私營公司更容易參與競爭。至少從方向上看,這都是很好的建議。

  朱海就(北京九鼎公共事務研究所研究員):世行的警告並非危言聳聽,盡管中國經濟過去幾十年高速發展,但這種發展模式所產生的一些問題現在已經暴露出來了,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來部分外資撤離、出口下滑以及經濟放緩的走勢,也使人們開始擔心中國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這份報告某種程度上也正是這種擔憂的表達。在提出警告的同時,世行的這份報告也提出了建議,其中特別強調了深化國企改革的必要性,把深化國企改革看作是未來中國能否避免經濟危機,“實現向高收入社會的過渡”的關鍵。不難看出,世行的這份報告,既是基於中國當前現實經濟問題的分析,同時也是建立在正確的經濟學分析的基礎之上,比較有可信度。

  誠如前招商局前董事長秦曉所言,“國企是計劃經濟的遺產”,既然我們決心要走市場經濟道路,就應該減少這種計劃經濟的遺留。壟斷國企的改革已經不是要不要改的問題了,而是如何改,什麼時候開始改的問題了。

  2012年03月01日04:13 來源:時代周報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