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多研究幾個古字 遠勝讀十部新書

http://www.CRNTT.com   2014-02-10 14:28:30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作者:刘树屏编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2014年1月 定价:880.00
  中評社北京2月10日訊/初版於1901年的清末課本《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部學校編纂的語文課本,它的精神傳承直接影響了後來的《國民字課圖說》和同時代的《共和國教科書》。此書沉寂半個多世紀,今年再版,據說“尊原典,奉原樣”,不做任何更改,只為讓“中國第一部教科書”的風貌、氣息、溫度全然重現。今此間新京報登載專訪文章《餘世存:多研究幾個古字 遠勝讀十部新書》,談的便是讀此書的感想: 
 
  澄衷學堂的名氣很大,培養了胡適、豐子愷、竺可楨等一批大師。我很多年前就聽說過《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但並沒真正看過。現在我已經拿到了這套書的再版,但嚴格地講還未完整讀完,只是查了一些感興趣的字。

  我覺得編者非常了不起,編書的態度非常開放,把西方科技知識融入了傳統的中國蒙學教育中,並對中國文字源頭進行了一種系統梳理,還原給大眾。

  這也是這套書的最有價值之處:用“新”眼光整理了“舊”文字。現在國內的人文教材都應向這套書看齊。

  【宗旨】 啟蒙以開發性靈為第一要義

  “當代再無大師”,這是一個很悲哀的現實。

  這一是因為當代啟蒙教育的缺失,另一個原因是民國人是“富家子”,他們的文化底蘊是富有厚實的,他們背靠中國文化,天然富有,既站在傳統文化的肩膀上,又能接觸西方文明,因此“中西匯通”。當然,民國從教者的人格獨立性和學術獨立性,也都比當代人踏實得多。

  而我們當代人在精神氣質、文化上是窮困的,我們是從零起步,是“窮人教育”。從“富人教育”到“窮人教育”,其中有歷史的進步,但教育變得“粗淺”、民粹、意識形態化,教育本身發生了變異。現在的文盲肯定比以前少了很多,但何為“有文化”,何為“讀過書”,這在東西方都是有講究的。我們常說“知書達理”,讀過書的人應該是講道理的。我們現在都不是文盲了,但很多人也都不懂禮節、不講道理、不知廉恥、更無法無天了。所以要兩方面看待問題,今天的教育帶來的問題比以前更多。

  不拿遠的說,就拿當代教育和八十年代相比,我們也是遠遠不如的。這一是和政治因素有關,二是八十年代是民國的大師們最後一次站在歷史舞台上。比如現在的“五零後”們是在八十年代上的大學,他們的老師都是受過傳統民國教育的,這些人的眼光和學識都是數一數二的,比如馮友蘭、朱光潛等。而他們去世之後教育就斷層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