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看歷史:美國是怎樣捲入朝鮮戰爭的

http://www.CRNTT.com   2014-12-13 10:41:06  


 
  杜魯門主義的出台早已為美國對外政策定下了這樣的基調:作為西方世界的領袖,美國必須抵制蘇聯發動的任何進攻或製造的緊張局勢。從希臘到柏林,從伊朗到中國,從西亞到遠東,戰後幾年的歷程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儘管從軍事戰略的角度上講,朝鮮半島被劃在美國的遠東防禦線之外,但是從政治戰略的角度上講,南朝鮮畢竟屬於美國的勢力範圍,畢竟是受美國保護的西方世界的前沿陣地。為了維持美國在世界範圍內的這種威信,為了不失掉“自由世界領袖”的面子,即使是在軍事和經濟上對美國都不很重要的朝鮮半島,也成為美國決心保衛西方世界免遭“共產主義侵略”的象徵。1949年“丟失”中國之後,就使得南朝鮮在遠東的這一象徵更具重要性和代表性。

  杜魯門在回顧朝鮮戰爭時,正是這樣說的:

  我們當時的心情是:必須堅決制止這種對一個自由國家實行武裝侵略的行動,這對保持和平十分重要。我們向大家宣告,我們認為朝鮮的局勢關係很大,因為從這種局勢中可以看出西方的力量和決心。目前,要想制止世界其他地方的新的行動,唯一的辦法是採取堅決的行動。根據我們的看法,如果我們不能採取行動保護一個在我們的支持下建立起來的,並且由聯合國採取行動來保障它的自由的國家,那末,不但在亞洲,而且在歐洲、中東和其他地方,靠近蘇聯的各國人民對我們的信心都會受到極不好的影響。

  艾奇遜對這一點說得更加明確:

  這是一次公開的、赤裸裸的對我們國際公認的南朝鮮保護者的地位的挑戰。南朝鮮是對美國占領下的日本的安全重要的地區。鑒於我們的應戰能力,回避這個挑戰將使美國的權力和威信受到極大損失。我認為威信的意義是權力投下的影子,那是具有巨大的威懾上的重要性的。因此,我們不能讓一個蘇聯傀儡就在我們的防線火力圈內征服這個重要地區,不能僅僅在安理會中說幾句話,表一下態而不作更多的反擊。看來我們必須下定決心使用武力。

  當然,杜魯門和艾奇遜作為美國介入朝鮮戰爭的主要決策人,在事隔多年後採取這種說法,多少有些為美國錯誤地捲入這場戰爭的決定進行辯護的用意。這是因為,戰爭後來的發展完全出乎美國意料,而美國的輿論和民意在戰爭尚未結束之時已經開始轉向,從初期對戰爭的熱情變為抱怨和厭惡這場沒完沒了的戰爭。不過,當時美國的決策確實有很大的意識形態的因素。當國會順利通過杜魯門關於介入戰爭的決定後,俄勒岡州共和黨參議員莫爾斯說了一句很有代表性的話:“總統的歷史性聲明向世界上愛好自由的人們清楚地表明,我們決不能容忍共產黨侵略自由世界。”

  其次,美國確定的冷戰原則是遏制政策,從這一政策出發,美國必須阻止蘇聯侵入自己勢力範圍的每一步擴張行動。而朝鮮發生的進攻行為,就被美國認為是蘇聯策劃的全線進攻的第一步,或試探性進攻。因此,美國必須加以遏制。

  戰爭爆發的第二天,國務院的情報分析人員就做出結論說:北朝鮮事先未得到莫斯科的指示,絕不可能發動這場戰爭。因此,這一行動必須被看作是蘇聯的行動,是過去18個月中支配蘇聯對外政策的軍事力量日益增強的組成部分。但是,唯有這一次,蘇聯顯然是在冒爆發一場全面戰爭的風險。 艾奇遜也認為:“幾乎可以確定,進攻是由蘇聯發動、支援和慫恿的。”

  正因為美國認定對南朝鮮的進攻是蘇聯戰略進攻的第一步,因此對這一行動的後果設想得十分嚴重。6月25日的布萊爾大廈會議之後,艾奇遜遞交杜魯門一份杜勒斯從東京發來的電報。杜勒斯的分析是:“坐視朝鮮在無緣無故的情況下遭受武裝攻擊的蹂躪,就將產生一連串災難性的後果,從而極可能引起世界大戰。” 第二天,杜魯門接到麥克阿瑟關於南朝鮮軍隊崩潰在即的電報後,對他的顧問們說:“如果共產黨在朝鮮獲得成功,那就會置日本於容易受到紅軍和飛機攻擊的距離之內,而沖繩島和福摩薩就會腹背受敵。”“目前朝鮮局勢的發展,在我看來,就像柏林事件更大規模的重演。共產黨人總是找我們軍事上的弱點進攻;我們必須對付他們的攻擊,以免被捲入世界大戰。” 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美國不僅立即決定使用海、空軍參加朝鮮的戰鬥,而且還向台灣海峽派遣海軍艦隊,向菲律賓和印度支那提供援助,甚至命令空軍著手制定摧毀蘇聯遠東全部空軍基地的計劃。而這些部署,都發生在美國地面部隊投入戰爭之前。

  美國當局所關注的,與其說是朝鮮戰爭本身,不如說是這場戰爭的後果。很多西方學者都認為,美國政府介入朝鮮戰爭的原因在於,這種干預對於防止蘇聯在其他地區的軍事行動是非常必要的。他們認為美國的決策肯定受到慕尼黑綜合症的影響,所以要努力避免重複30年代失敗的綏靖政策。這種分析對他們說來是很自然的。布雷德利曾經回憶當時的情況說:“在那些日子裡,我們相當單純地認為,世界上所有共產黨的行動都是斯大林從莫斯科親自操縱的。那天晚上我們猜測,斯大林為了讓其衛星國對遠東實現全面進攻,已暫時放棄了他在歐洲和中東的計劃。朝鮮可能僅是這一進攻的第一步,下一步可能是台灣,再下一步則可能是印度支那,菲律賓也可能是目標之一。”

  希特勒是怎樣在西方綏靖政策的鼓舞下,一步步蠶食歐洲的情景還深深留在人們的記憶中,這很容易使人們聯想到遠東多米諾骨牌的結局。對於出現這種可怕後果的擔心,無疑是美國決定在朝鮮出兵的原因之一。否則,很難理解美國為什麼會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勉強對這樣一個本來準備放棄的半島投入兵力。杜魯門在做出美國全面介入朝鮮戰爭的決定後,心情就是這樣。他走到辦公室裡一個大型地球儀前,指著朝鮮說:“這是遠東的希臘。如果我們現在態度強硬,那就不會有什麼下一步的麻煩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