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魁解剖
2007年9月號,總第117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荷蘭首相鮑肯內德:不屈不撓的掌舵人
范斯聰(北京)
本刊特約撰述

  一個政治人物在大選中是否能被選民接受從而登上政治舞臺一展宏圖,其成功與否除了看其政策是否能體現當前的民心外還得看他如何在政治生命中展現個人魄力。鮑肯內德在競選過程中,因其容貌酷像兒童小說主人公哈裏波特受到政界人士的嘲諷。去年十一月,工党領袖博斯在與鮑肯內德進行選舉前的辯論時曾指責鮑肯內德內閣是荷蘭最無能的群體,認為政府為恢復經濟所採取的嚴厲政策使政府面臨社會各界的巨大壓力。面對指責,鮑肯內德堅決予以回擊,他聲稱:“我們為自己的目標而奮鬥,在這個過程中,困難家庭和老年人的利益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保護”。鮑肯內德的這種堅持基督教理念和堅忍不拔的精神一直支持著他,幫他度過難關。二00七年,五十一歲的鮑肯內德終於回到了海牙繼續掌管著昔日被稱為“海上馬車夫”的荷蘭。

  小國首相大國志

  如果不算歐洲內的微型國家,那麼荷蘭算得上典型的小國。總面積為四萬一千五百二十六平方公里的荷蘭位於歐洲大陸的西北部,人口一千六百三十五萬人(二00六年),東臨德國西臨北海與大不列顛相望。獨特的地理位置讓荷蘭人有一種說不出的壓迫感。首相鮑肯內德為鼓舞士氣,就在大選前夕的一場選舉辯論中高喊“我不明白你們為什麼如此悲觀消極,我們應該樂觀向上!”。此後他提出 “共同工作,共同生活”的人性化口號並積極調整內外政策,這也是他能在大選中獲勝的關鍵原因。

  有媒體曾擔心鮑肯內德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在道德倫理方面的保守主義傾向會使其施政綱領走向極端,如今鮑肯內德打消了人們的疑慮。二00七三月鮑肯內德在向國會提交的政策報告中將自己的施政綱領歸納為“六大支點”,他在經濟上主張經濟政策應適應國內環境的變化,使每一個荷蘭公民收到良好的教育以刺激經濟的增長,同時改變上屆中右政府的緊縮財政政策,擴大公共支出,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在社會道德上,主張社會融合,改變嚴厲的控制移民政策,以緩解荷蘭社會老齡化所帶了的問題。鮑肯內德表示將處理好政府支出與經濟發展的關係,改變自前任首相科克以來財政赤字居高不下的窘境並承諾:政府四年內使國債由如今占GNP的百分之五十下降到百分之四十,預計二00八年經濟增長率將達到百分之二點七五。

  在對外關係方面,鮑肯內德政府不甘自己的國家寄於法、德之下,期待有所作為。他提出“荷蘭應在歐洲大陸和世界其它地區扮演積極的角色”。在對歐洲關係上,荷蘭歷屆政府都十分重視與歐盟的關係。二005年荷蘭對外直接投資九百六十多億歐元,其中約一半流向歐盟成員國。新一屆鮑肯內德政府將對歐重點鎖定在了加強民主和提高歐盟內辦事效率上。二00四年後,隨著歐盟新成員國的加入,歐盟急需進行結構重整,經歐洲制憲大會協商,荷蘭負責推動歐盟行政改革,然而改革道路並非平坦。二00三年六月,歐洲制憲大會推出的歐盟憲法草案卻在兩年後相繼被法國和荷蘭公民投票否決,隨後鮑肯內德表示新政府將致力於增加荷蘭民眾對歐盟改革的支持上,從而表明荷蘭在歐洲一體化過程中的積極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