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問題是今次澳大利亞選舉中的一個焦點問題。去年六月澳大利亞聯邦和各州的健康部門發佈了一份報告,坦稱目前每年十億的經費無法確保公共醫療系統正常運轉。陸克文要求對公共醫療衛生系統進行改革,為更多的人提供更好的服務。並且主張針對不同年齡不同需要的人推出不同的醫療服務,這樣可以減少三到四成的經費支出。他還承諾一旦當選,將提供更多的醫療經費。陸克文也認識到了醫療經費問題的複雜性,它涉及到聯邦政府和各州之間的財政關係。在具體政策的設計上,陸克文還需小心謹慎,否則有可能像他競選時期的勞資政策一樣,引起各州的強烈反彈。
是否從伊拉克撤軍是選民關注的另一個焦點問題。上次大選時,霍華德曾經許諾選後要從伊拉克撤軍。但是順利連任後,他不僅沒有撤軍反而向伊拉克增兵500人,引得國內一陣反對聲。在這一問題上,陸克文幾年來旗幟鮮明,堅決要求從伊拉克逐步撤軍。他說現在是撤軍的最好時機。競選期間,他多次攻擊霍華德在撤軍問題上前後反復、失信於人。他認為澳大利亞在伊拉克問題上的表現,是越戰之後澳國家安全政策的最大失誤。獲得選舉勝利後陸克文表示,他準備對美國進行訪問,並且商討伊拉克撤軍問題。但這並不意味陸克文有意冷淡美澳關係,他仍然準備與美國緊密合作,保持美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緊密軍事關係。
除此之外,陸克文還表示澳大利亞將舉行全民公投,決定是否保留英女王作為澳大利亞國家元首地位,也就是意味著澳大利亞將由現在聯邦制改為共和制。1931年,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亞獲得內政外交獨立自主權,成為英聯邦中的一個獨立國家。而自此以後,澳大利亞名義上的國家元首是英王(或英女王),女王任命總督為其代表,但澳大利亞總督實際上不干預政府的運作。陸克文說:“我們需要再次同民眾商議,澳大利亞是否到了適當的時候,推選澳大利亞自己的國家元首。”1999年,霍華德政府也曾發起類似公投,但是當時結果卻是民眾反對的佔多數。《澳大利亞人報》(The Australian)2006年一月份的一次調查顯示,45%的人希望澳大利亞走向共和制,36%的人希望維持現有的聯邦君主制。但是根據澳大利亞法律,公投最早要等到2010年才能舉行。
中澳關係:來日方長
陸克文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他的中國情緣,十歲那年他的母親曾送給了他一本關於介紹世界古代文明的書,陸克文在書裏第一次瞭解到了中國文化,開始對中國的一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大學學習中文和中國歷史期間,他為自己取了中文名——陸克文。1981年大學畢業後,他還曾赴臺灣師範大學留學。陸克文的漢語十分流利,在澳洲舉行的APEC會議上,他用標準的普通話歡迎國家主席胡錦濤的到訪,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搶盡了霍華德的風頭。早在2003年國家主席胡錦濤訪澳在國會發表演說時,陸克文就展示過自己的中文能力。由於沒有帶同聲傳譯機,他因此還被人批評,指責他“炫耀”自己的中文。
對於中澳兩國關係而言,陸克文十分看重中國在澳大利亞未來經濟發展中的作用。陸克文因其在KPMG(中國)的經歷而熟悉中國的商業事務,他曾經大聲呼籲“我們不能僅僅做中國的採石場”。然而實際上,澳洲現在還是非常高興承擔這個角色的,特別是陸克文的家鄉昆士蘭州以及西澳大利亞州。
在雙邊的政治關係上,他在堅持霍華德既定政策的同時也會逐步加強雙方的關係,但這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他曾經說:“中國必將從澳洲國家利益的邊緣地帶進入中心位置”。正如陸克文在接受中央電視臺採訪時所言,他希望能夠將中澳兩國的關係提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他正在制定一個為期五十年的澳中戰略,其核心是強調澳中之間在經濟上的互補性,特別是在金融服務領域、生物科技領域和清潔能源領域。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