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邵逸夫捧紅狄龍姜大衛 因保守錯失李小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1-07 11:59:43


 
  力捧狄龍、姜大衛,男星蓋過女星

  1964年,香港影壇發生了一件大事,邵逸夫多年的對手陸運濤突然飛機失事死了,“電懋”從此不振。也在這一年,《江山美人》的女主演、邵逸夫旗下最紅的黃梅調女星林黛忽然自殺,邵逸夫痛失搖錢樹。

  很多人認為林黛的死意味著邵氏黃梅調電影時代的終結,認為她直接推動了邵氏電影轉向男性為主的功夫片。而即使林黛仍在,也無法扭轉黃梅調電影在觀眾失去新鮮感後日漸衰落的趨勢。

  為什麼邵氏會從細膩柔媚的黃梅調轉投陽剛的武俠片?香港影評人石琪認為,20世紀六七十年代邵氏的“新武俠世紀”是一場“武革”。而張徹和胡金銓的興起,是“時勢造英雄”,尤其張徹,“張徹片的陽剛暴力作風,以及他愛拍的青春反叛,切合當時中國‘文革’暴潮,以及香港社會轉型期。其實那時世界各地也先後卷起青春新潮、學運怒潮和各式反傳統反體制的革命,更有凶險的冷戰、血腥的越戰,到處都難以逃避文化衝擊與暴力危險。”張徹充滿了強烈的個人反叛和“以弱勝強”的主題。他當年經常說:“女星比男星吃香,男角常常比女角軟弱,很不正常。應該像西片、日本片那樣,復興尚武精神,重振男性英雄主義。”張徹之前,女明星片酬比男明星高;張徹之後,這一趨勢徹底被扭轉過來。

  張徹選男星,重的是“血氣方剛”四字。他的男星個個古銅膚色,一身肌肉。但他當年選角,卻喜歡“桀驁不馴”的男演員。狄龍和姜大衛,是張徹當年最愛的兩名男星。狄龍1969年入行,自小學習咏春拳。狄龍不諱言說自己入行就是為了“出人頭地”,他把這稱為“博偏門”。狄龍還記得,拍完《刺馬》那年,他成為當年最紅的男星,公司分花紅,分給他的錢竟然已經夠買一幢樓房。他又興奮又對公司感激涕零,拍戲更加搏命。

  張徹總是喜歡把狄龍和姜大衛放在一部電影裡,害得兩個人之間,不免生出“既生瑜,何生亮”的嫌隙來。狄龍形象英俊陽光,是白馬王子,姜大衛則戲裡戲外都呈現出一副“渾不吝”的樣子,嘴角總掛一絲嘲諷的微笑。《刺馬》拍攝於1973年,狄龍飾演馬新貽,姜大衛演張汶祥。戲裡,兩個人第一次在銀幕上反目成仇,打得你死我活;戲外,兩人被傳誰也不理誰。在當年,兩人對打是這部戲的最大賣點,猶如今日《功夫之王》裡的成龍與李連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