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民企十年爭油 反壟斷遠未勝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10 12:04:22  


  
  ●兩次批示和一次不歡而散的會議

  今年6月,國際油價大幅反彈,從5月31日的每桶62.43美元攀升至8月1日的每桶78.77美元,雖然此後略有降低,但是國內油價與國際油價差距還是逐漸拉大。1個月後,國內媒體即傳出,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兩次向發改委提出成品油漲價申請的消息。

  在媒體傳出兩大集團申請漲價的消息後,兩大集團旗下部分煉油廠即開始停產檢修,中石油、中石化在部分地區“停批保零”,並停止對部分民營加油站的原油供應,這對本已難以生存的民營油企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實際上,這些民營石油老闆和兩大集團的“積怨”存在多年,這種公開化的角逐已經在今年年初引起高層注意。

  今年年初,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會長趙友山上書高層,建議“國家應扶持民營石油企業發展”。趙提出,國家每年應拿出500萬噸左右的出廠價格成品油對民營企業進行扶持。這份建議得到國家高層的批示,並被轉發給國家發改委。

  隨後,“兩會”期間,包括國務院參事任玉嶺在內的38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出《關於解決石油流通領域民營企業生存危機的建議》提案。這份提案根據民營石油流通企業的現狀,專門建議國家應進一步放開成品油經營管理政策,每年應切10%到20%也即1000萬-2000萬噸成品油交給民營企業進行經營。

  5月18日,這份提案再次得到國家高層的批示。

  正是這兩次批示,直接導致一個月後的協調會議的召開。

  今年6月5日,國家發改委經貿司副司長馬占平主持召開了由中石油、中石化和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局、能源局、價格司和商務部外貿司等參加的座談會,討論如何落實國務院領導的幾次批示精神,解決部分民營石油流通企業油源短缺的問題。

  在這次會議上,幾方爭執得不可開交。

  兩大集團堅持認為:壟斷不是企業壟斷,是政府壟斷;民營企業不能在石油市場存在,石油是國家的,是國有資源,把石油給民企涉及到國有資產流失;另外,他們不是沒有給社會提供成品油,而是供應了大批成品油。

  發改委方面則認為,即使是政府壟斷也是壟斷。

  而民營石油企業則表示:既然兩大集團供油,這些油供到哪里去了?哪些單位拿到了,哪些單位沒拿到?

  最終這場協調會不歡而散。“比較生氣!”8月31日,國務院參事任玉嶺在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用這樣的詞語形容他當時的感受。

  2006年年底成品油批發放開但中石油、中石化沒有放鬆壟斷油源,同時按照商務部的原油、成品油批發管理辦法,原油、成品油批發企業必須有一定的註冊資本、庫存和穩定的油源,而很多民營企業根本無法達到這些要求,特別是要擁有穩定油源這一條就把絕大部分民營油企排除在外。

  以重慶市為例,在其原有的43傢具有批發資質的企業中,民營佔據了19家,但是這些企業按照最新成品油管理辦法,具備條件的一家都沒有。

  拿不到成品油批發資格,意味著他們必須向有成品油批發資格的中石油、中石化拿油,而中石油、中石化願意不願意供油、以多少價格供油就不由民營油企決定了。

  眼下,中石油、中石化的成品油銷售價格仍然由國家管制。

  9月4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畢井泉說,國家發改委並未接到中石油、中石化要求上調成品油價格的申請。畢井泉是國家發改委主管價格和經濟貿易的官員。畢井泉表示,中國的原油價格已經與國際市場接軌,在此基礎上要逐步理順成品油的價格,但具體的調價時間,要根據國際市場的油價和社會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統籌考慮。

  油價既然被管住,那麼可做文章的惟有供不供油了。對此,9月4日,畢井泉也重申:“我們要求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和中國石化總公司一視同仁地對待系統內的企業和系統外的企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