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2日電/據中國經濟網報道,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高速發展過程中暴露出來的“阿喀琉斯之踵”不容忽視,而這個只在冬季出現的“魔咒”事實上已經影響到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消費信心。
與燃油車相比,新能源汽車在寒冷冬季續航里程銳減仍是“硬傷”,消費者無法擺脫的“里程焦慮”令新能源汽車的使用體驗大大降低,從而危及產業發展前景。而在其背後,還折射出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電池技術方向、配套設施建設、車企研發能力等方方面面存在的問題。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在當下這個時點,中國新能源汽車換道超車已取得先發優勢,並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加上優越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環境,令中國集聚了幾乎所有產業發展熱點。如果此時被絆倒在冬天這個“坎”上,在競爭對手迎頭趕上之時,或將面臨被趕超而痛失“先手”。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只有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複雜的運行環境、豐富的應用場景恰恰可以成為汽車產業創新的動能,並且能夠帶動上下游產業鏈、汽車後市場,甚至整個汽車產業生態實現技術的全面創新。
本期《經濟參考報·汽車特刊》將聚焦新能源汽車過冬難這個熱點話題,連線消費者、車企、專家等產業各方共商共議。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奮力破解新能源汽車冬季“魔咒”的中國汽車產業一定會迎來新能源汽車的真正春天。
冬季續航里程衰減一直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世界性難題,它指向了現有電動汽車的技術瓶頸,而哪一家車企能夠在這一環節通過創新研發解決問題,就有可能成為新能源汽車領域下一個十年的領軍者。
電動汽車遭遇過冬難題
儘管擁有經濟環保、不限行不限號且更易上牌等諸多優點,但電動汽車的冬季續航里程衰減問題卻讓眾多車主感到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