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至冬季,藍藻很少。保持溝通,有事電聯。”孫逾越給對方回去消息。
從事水利工作近40年,孫逾越對太湖藍藻太熟悉了。孫逾越說,前些年,環太湖的城市各自為戰,總是被藍藻“打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後,湖州與環太湖的城市建立了藍藻治理聯動處理機制,現在已經著手標本同治了。
處理好案頭工作,孫逾越便和治水辦的同事們一起驅車來到太湖邊,了解前期太湖邊種植蘆葦的成果。
走在湖堤上,記者問起一個問題:“為何會想起與無錫開展合作?”
望著茫茫太湖,孫逾越講起以往湖州單打獨鬥戰藍藻的日子。就在2018年10月,太湖水倒灌為湖州帶來了無數藍藻。最後,在多方緊急調配下,40多艘打撈船集結在一片“綠油油”的湖面上,經過數天打撈才將900立方米藍藻清除乾淨。
這次藍藻暴發,也讓孫逾越反思:藍藻防控有沒有更為先進的經驗?為此,他們來到無錫學習考察。一經了解才發現,江蘇在防控技術方面的探索確實走在了前面。
面對聯防聯治的建議,雙方很快達成一致:兩地間的氣象、水文、衛星遙感、水質監測、無人機航拍與人工巡查數據,實施共享。
“嗚——”引擎啟動,無人船在治水辦工作人員的操控下起航,很快駛向了遠方,畫面則連續不斷地傳了回來。孫逾越介紹:“現在我們在無錫的協助下,也實現了利用無人機、無人船等工具,通過這些設備就可以及時研判,實施關閘調水、封航封船和集中打撈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