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家能源局堅決把保障能源安全、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作為重大任務突出出來,通過專題分析、督導調研、會議座談等方式,抓緊抓實抓細各項工作。
多重背景下的供需失衡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用電負荷快速攀升,全國能源供需總體處於緊平衡狀態。最高用電負荷連續6個月均創歷史同期新高,僅上半年工業用電就同比增長了16.5%。
電力的上游是煤炭生產與運輸。作為我國現階段主體能源,煤炭行業實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有效產能數量和質量均得到提升。但國際市場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國內煤炭需求超預期增長,助推了煤炭價格的走高。
中國電煤採購價格指數(CECI)編制辦公室發布的第35期《CECI指數分析周報》顯示,截至9月23日,5500大卡、5000大卡離岸綜合價為1210.44元/噸和894.08元/噸,分別比8月份月度綜合價上漲157.44元/噸和65.08元/噸。
進口煤方面,本期CECI進口指數到岸綜合標煤單價1283元/噸,較上期大幅上漲73元/噸,環比增加6.0%。CECI指數分析周報稱,全球煤炭資源緊張,叠加海運費持續攀升,進口煤價格持續高位且不斷刷新歷史新高。
煤炭價格高企,而市場定價的煤價與“半計劃、半市場”的電價之間尚不能形成有效疏導,一邊是“煤價翻了1倍”,一邊是“發一度電賠一毛錢”,虧本運行讓燃煤電廠陷入兩難,供給積極性自然被抑制。
加之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間歇性、波動性和隨機性,很難為負載提供持續穩定的電力供應,近期主要流域來水偏枯、風電出力大幅減少等都會在短時間內導致出力下降,影響電力供應。9月23日至25日,正是由於遼寧風電出力驟減,才將電力供應缺口推至10%—20%的嚴重級別。
諸多分析認為,除了上述一次能源價格持續高位運行、用電負荷快速增長等因素,部分地區長時間、多頻次執行有序用電也同部分地區以停限電為手段,對高耗能工業用戶等特定行業採取限產措施有關。
以今年為例,部分地區一季度就用完了上半年乃至全年的能耗指標。一些地方政府為完成指標,開始加碼進行“能耗雙控”工作,對於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進行用電管控,這其中不乏粗糙治理,“一刀切”停產限產。
全力以赴打贏供電保障攻堅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