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發展還需共同努力
根據預測,我國在“十四五”時期,60歲及以上人口將要達到3億規模。讓老年人老有所養、生活幸福,不僅是國家、社會和家庭的責任,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大力培育和推動銀發經濟發展,在充分發揮養老事業的社會效益同時,也更好地實現養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總體來看,國內老齡產業發展相對滯後,老年用品和服務供給不足。當前,中國老年用品種類僅為2000多種,是日本老年用品種類的1/20。老年用品製造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低,基礎、核心和前沿技術,大都掌握在外資企業手中。老齡產業組織形態發育不足,缺乏龍頭和品牌企業,現有企業存在“小、散、亂、差”的現象。
《意見》提出,相關部門要制定老年用品和服務目錄、質量標準,推進養老服務認證工作。這將有助於更多的主體參與到養老服務中,推動銀發經濟興旺起來。
“在研究中發現,我國針對養老的各項政策較為完善,中央、地方或者各領域都有一些相應的鼓勵和支持政策,這是很好的基礎。隨著銀發經濟的潛力進一步被發掘,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進來。”謝立黎對記者表示。
例如老年人的商業保險。近年來,銀保監會鼓勵保險機構發展各類老年人保險產品,豐富老年人可選擇的商業保險品種。數據顯示,目前可供老年人選擇的保險產品已超過1000個,基本涵蓋了老年人最為關注的疾病險、醫療險、意外險、養老險等產品。不過,與我國規模龐大的老年人口相比,保險覆蓋率仍需進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國有1.07億60歲及以上老年人持有商業保險保單,老年人商業保險滲透率(購買商業保險的人數/人口總數)為41%。
推動銀發經濟更好更快發展,還需要各方投入更多的精力,共同努力。而在這個過程中,人才是關鍵。
無論是老年人產品的創新,還是養老服務的供給,最終都要落實到人才的身上。產品創新,需要有人才去了解市場並進行產品革新。養老服務,需要有人才去進行護理等工作。尤其是後者,我國現在急需老年護理方面的人才。
靳戈建議,要加大培養人才的力度,無論是管理人才,還是技能人才。國內高校可以加大老年學建設力度;職業院校要完善培養體系,培養更多適應養老服務行業的人才。“政府還應該在培訓、待遇、職稱認定等方面制定更多鼓勵措施,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養老服務人才隊伍中。”
針對許多老人被欺詐、老年產品質量不達標等問題,《意見》也明確指出市場監管等部門要加強監管,嚴厲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維護老年人消費權益,營造安全、便利、誠信的消費環境。
“在銀發經濟水平還處於發展階段時,更加要注重監管。要通過有效監管,改變人們對現在老年產品市場的那些‘假冒偽劣、質量差’的不良印象,推動銀發經濟健康發展。”謝立黎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