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上海退房的黑色幽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1-11 17:48:51  


 
  蝸居

  業主們的激動情緒不難理解。

  他們大多生於19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沒有傲人的家世,衣著並不光鮮,手機也不夠炫。他們大多是在2005年之後來到上海,錯過了2001年以來房價回調的第一個低點。

  在上海房價高企的今天,他們買的樓盤並不算好—位於上海西北市郊的嘉定區,外環和郊環之間的一片荒地裡,離昆山直線距離只有20多公里,比去趟上海人民廣場還要近。

  從綠地米蘭公寓出發,王林要去市區上班,只能依靠地鐵11號線,綠地秋霞坊位於這條地鐵線的倒數第五站,米蘭公寓在倒數第三站,王林必須步行10分鐘到地鐵站,然後坐上1個半小時的地鐵到公司。

  上班遠,沒有任何生活配套,而且要等到2012年才能拿到房子,但它的確是這批新移民為數不多的選擇,因為在當時的房地產市場,單價每平方米18000元的秋霞坊和15000元的米蘭公寓都稱得上是“廉價”的樓盤。

  “維權”業主們對網民罵自己是投資客非常氣憤,他們稱自己只是工薪階層,是底層的老百姓。“這裡什麼都沒有,兩邊都是荒地,上海本地人都看不上這裡。”王林說。

  新婚的王林來自江西一個縣城,在上海一家金融公司做客服。這個26歲的新上海人,塗著褪色的紫色指甲油,背著一個在海寧皮具城花100元買的仿皮包。最值錢的是,她手上戴著一個不大的鑽戒,這是她的婚戒,也是和陳剛結婚以來,最讓她滿意的地方。

  32歲的盛宣老家在四川德陽,來上海已經七個年頭,一家食品公司的銷售,靠著自己的積累,還有父母、姐姐凑的錢,購買了綠地米蘭公寓一套單價15000元、78平方米的兩居室,首付一下付了37萬元。

  在這些業主的講述裡,他們無一例外是剛需,要結婚,要生子,還要把父母接來生活。這是他們的第一套房,自己的積蓄不夠首付,或者啃老,或者向朋友借。在上海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是他們共同的夢想。

  他們的買房宣言很煽情,“我們懷揣著夢想來到了上海,我們每個人都默默無聞努力工作,我們期望能買得起房子,內環買不起,我們想中環,中環買不起,我們想外環,現在我們買了外環高速外的一個荒地裡竪起的一個期房,兩邊都是農田,住進去還不知道到哪兒買菜,但我們仍然選擇了,那是我們的夢想。”

  王林搬家搬怕了,一年之內搬了三次家,最窘迫的一次,第二天房子就到期了,還沒有找到住的地方。

  做夢都想著買房子的王林對陳剛說,“我死了都可以,你只要給我買套房子”。陳剛笑她,只要是房子,都覺得不錯。王林說,自己被房價漲怕了。

  2008年年底,房市處於短暫的低谷期,王林還在北京,看上了北五環外一個叫“悅溪”的樓盤,時價8800每平方米,總價才60多萬元,她想買,當時還是男朋友的陳剛勸她,再等等,房價沒准還能再跌一點。當她2010年年底離開北京時,悅溪的單價已經超過2萬元。王林後悔極了,“要是當時買了,就賺了幾十萬了”。

  2009到2010年,在中國的房市最瘋狂的兩年中,無論是北京上海,還是其他二線城市,房價一路狂飈,多個城市的漲幅超過了100%。  陳剛一直勸王林,再看一看,房價還會跌。結果王林一直看,房價越看越高,在看房和陳剛吵架中,房價一天天上漲,終於漲到王林這樣的新移民踮著腳也買不起的高度了。“有一陣子,我每天看到房價都是不一樣的價格,我當時要瘋了。”

  王林一度也想,這麼租房也不錯,但在看到米蘭公寓的那一刻,又著魔了。雖然郊區,但是環境還不錯,又有地鐵線,她看中了一套78平方米、總價120萬的兩居室。售樓員蠱惑王林,只剩兩套,再不買就沒了。

  陳剛仍然勸王林再想想,房價沒准會跌。王林害怕,她怕再等等,房子又漲了,又沒了。王林向父母借了10萬元,陳剛也向朋友借了點,加上兩人的積蓄,總算凑夠了首付。

  2011年9月,簽合同的那天,她跟老公說:“好高興,終於有自己的家了,盼了這麼多年,我的夢想終於實現了。”

  回想起買房的那天,王林笑了起來,眼睛眯成了一條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