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9日電/在剛剛過去的“黃金周”里,旅遊休閒代替房地產,成為中國經濟的新熱點。對於出口和樓市雙雙陷入低迷的中國而言,曇花一現的“假日模式”讓人們嗅到了一種更為合理的經濟結構:內需代替樓市在中國經濟舞台“客串”起了主角。
據新華社報道,從9月30日中秋節開始的八天,是中國實行法定假日以來頗為特殊的一個超長假期。兩節相連,時間加長,高速公路又第一次實行假日免費通行,各大景區也微微下調了票價;中國於是出現了堪比春運的巨大人流,甚至造成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公路幾十公里大擁堵和熱門景區不堪重負。
據中國假日辦的每日通報統計顯示,2012年十一長假有3.6億人次出遊,創造了約1700億元的經濟效益。中國銀聯8日發佈國慶長假期間銀聯卡交易數據顯示,黃金週期間刷卡消費大幅增長。與去年國慶假期相比,銀聯卡境內跨行交易金額增長41%。
在景區爆滿的同時,曾經佔據GDP四分之一的房地產黯淡無光。中原地產等多家仲介機構的數據顯示,黃金週期間全國54城市住宅簽約量環比大降7成,簽約套數合計僅為1.6萬套。
“的確有因為工作人員休假,簽約沒有及時反應到網上的原因,但是往年那種把看房遊當成黃金周度假方式的熱潮沒有再現,我們也不用加班了,”一名房產仲介的管理人員搖頭說。他自己則放足了長假,回老家休息。
外貿出口和房地產一樣,處於“休假”狀態。儘管三季度的外貿出口數據尚未出籠,但是預計並不樂觀。此前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表示,受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中國外貿行業面臨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匯豐此前發佈的8月中國內地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顯示,8月新出口訂單指數降至2009年3月以來新低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