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永國 北京海澱華澳中心
馬英九挾近60%的台灣支持率執政以來,以“主張維持現狀的台灣民衆是大多數”為基礎,大力推行“不統”“不獨”“不武”的兩岸政策。馬英九政權一方面積極推行開放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政策,另一方面試圖維持台灣“邦交國不變”的基礎上拓展台灣“國際空間”。
很多大陸民衆看不懂馬英九到底是屬於“統”,還是屬於“獨”。於是乎,台灣還沒有統一,大陸民衆和政府先分成了“幾派”,但很少有人認真研究過馬英九的“政治思維”。
認識和掌握馬英九的政治思維其實并不難,只需要掌握馬英九的兩個方面即可,一是掌握馬英九的個人成長及性格特征,二是掌握馬英九最推崇和學習的人。兩者具備其一,都很容易洞穿馬英九所謂的“政治思維”。兩岸民衆,尤其是大陸政府和民衆一旦了解了馬英九的“政治思維”,馬英九過去、現在以及未來所說的話、所做的事,一切都清楚了!一切也都有了答案!
對兩岸真正關心的兩岸民衆,尤其是大陸民衆,要真正學習和掌握馬英九的“政治思維”,有一種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認真的閱讀一下W.錢·金 勒妮·莫博涅寫的一本書《藍海戰略》。這是馬英九在多次場合對他的核心幕僚反複提起的一本書。只要認真讀過這本書後,大陸民衆和政府就能很好的認識和分析馬英九的政治思維:“台灣藍海戰略”。
馬英九的“台灣藍海戰略”設計的台灣發展的“五步走”戰略:
第一步:以兩岸不斷釋放所謂的“政治善意”和大陸期待的“三通政策”,積極推動兩岸經貿文化交流,獲取台灣的“國際空間”,即減少國際社會對台灣的打壓和維持“台灣邦交國數量不變”;
第二步:以台灣現有的“國際空間”為基礎,通過不斷發展兩岸經貿交流,積極改善台灣經濟,不斷獲取台灣民衆支持,持續弱化民進黨在台灣的影響,保持國民黨的繼續執政,向大陸換取中華民國“事實存在”的時間;
第三步:利用台灣不斷增強的經濟實力和大陸不斷讓渡的“國際空間”,以兩岸簽訂“軍事和平協定”為契機,從而保障“中華民國”“事實存在”的時間;
第四步:台灣利用不斷增強的經濟實力和外交實力,不斷爭取國際社會對台灣“事實獨立”的認可(台灣的建交國)或默認(美國、日本等國)。雖然台灣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實現不了“正常國家”目標,但是台灣具備了“隱性國家”的條件;
第五步:一旦“大陸有變”(如政治核心混亂、地方“軍事割據”、經濟持續低迷、國際影響力不斷下降、國家之間戰爭、世界格局衝突),在台灣邦交國的幫助下,在國際社會“分裂中國勢力”的支持下,台灣搖身變為“正常國家”。
馬英九作為台灣地區領導人,有台灣“最終獨立”或者台灣“漸進獨立”的政治思維。我們希望馬英九先生能真正的“想清楚了”為好。
今天的大陸政府及民衆不會因為馬英九先生的女兒叫“馬唯中”和“馬元中”就相信馬英九先生一定會走“兩岸統一”的道路;也不可能因為馬英九先生的父親馬鶴淩在墓碑上刻著“化獨漸統”就相信馬英九先生一定會讓台灣走向“兩岸統一”。兩岸的統一首先是政治的統一。既然是“政治的統一”,從根本上取決於兩岸實力的較量和對比,其次就免不了會有諸多“欺”“瞞”“詐”“騙”的東西。但是,兩岸民衆不能受到台灣政治人物的“欺”“瞞”“詐”“騙”,相信無論在大陸,還是在台灣,都會是“最大的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