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兆清 江蘇南通人 職員
短短七年的時間,“低年級生”中國高鐵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架勢。(2010年第47期《中國經濟周刊》)
短短七年時間,中國高鐵依靠自身努力,行駛進了發展的快車道,這是成長中的“中國速度”。當人們逐漸適應“中國製造”,把中國當成純粹的“世界工廠”時,“中國創造”引起質疑也就不足為奇、不足為怪。
最近,有關中國高鐵“涉嫌抄襲、侵權”的言論也在國際高鐵市場上蔓延開來。日本川崎重工公司領導人在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表示,“自己和其他高速列車製造商不認同中國高鐵宣稱創造了自有技術的說法。”這當中當然有吃醋的成分,誰會急著承認一個新興大國某個領域的突飛猛進?中國的GDP剛剛超過日本,日本說三道四、指手畫腳,無疑是對中國人最好的敦促。
其實,這有啥好奇怪的。清朝的時候,就有詹天佑建造出了中國的京張鐵路。當然,之前封建糟粕思想影響了鐵路事業的發展,也是事實。今天的中國,走在發展的快車道上。要致富,先修路。公路、鐵路網已經覆蓋全國,卻仍然無法滿足運力的需求。每年的春節,各大車站都會出現堵車的現象,春運運力緊張成為中國的大難題。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的建設也就提上了議事日程。
中國人勤奮、刻苦,沒有啥事兒能難倒中國人。當年,錢學森團隊研製出了導彈,鄧稼先團隊研製出了原子彈、氫彈,中國航天人研製出了“神舟”系列宇宙飛船、“嫦娥”系列探測器,這都歸功於中國人的智慧與辛勞。擁有世界最多人口的中華民族,在高精尖領域取得國際領先,理所應當、理所當然。猶太人在經商領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中國人也該有所建樹。
雖然中國本土至今未有人獲得諾貝爾獎,但華人華裔中獲得諾貝爾獎的不在少數。改革開放起始,小平同志提出,“科學是第一生產力”。三十多年的高速發展,中國人用的是西方技術。曾經給世界貢獻出火藥、指南針、印刷術、造紙術的中華民族,有志氣、有能力、有信心創造出屬於中國科技的世界紀元。買來西方技術後,中國科技人員的刻苦攻關,估計這位日本友人沒有看到。
有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比別人高一點點,你會引來很多質疑;如果你比別人高出一大塊,你就不會引來那麼多質疑了”。所以說,中國科技人員還需要再接再厲、再攀高峰,而不是原地踏步不前。中國高鐵,已經駛出了高速,還需要駛出安全、駛出放心,讓那些妒忌者閉嘴。
日本有新幹線,中國有高速鐵路,不管什麼“中國威脅論”,中國高鐵且在質疑聲中前進,為全體國人帶來運力緊張緩解的民生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