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伯瑜正細心地整理自己從民間收集的各種毛主席像章 |
中評社香港4月7日電/一個江西人,為收藏他把家安在了湖南偏僻山村;一個55歲的中年人,為實現父親遺願他28年志向不改,只為紅色收藏;一位富有社會責任感的收藏家,他的收藏不為賺錢升值,只為啟迪後人銘記歷史,珍藏一份關於民族希望的溫暖記憶。傅伯瑜,一個其貌不揚的民間收藏家,在中國被譽為“中國民間紅色收藏第一人”。
“我之所以把家安在湖南,是因為這裡是毛主席的家鄉,離韶山只有半小時的路程,在這兒我會感覺到自己離主席很近。”在湖南長沙縣暮雲鎮牛角塘村見到傅伯瑜時,濃濃的湖南口音和湖南情結已經讓記者分不清他到底是江西人還是湖南人。
父親是我收藏的引路人
1956年,傅伯瑜出生在江西省峽江縣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在他很小的時候就記得祖父和父親非常喜歡收藏,由於當時家裡經濟條件不是很好,祖父和父親的收藏的只是一些小的生活用品。在祖父和父親的影響下,傅伯瑜也漸漸地喜歡上了收藏。18歲那年,傅伯瑜入伍當了兵。由於在部隊沒有任何的經濟來源,每月只有一點點津貼,每月除了買一些洗漱用品之外,就是靠剩下來的這一點點津貼,他開始收藏毛主席像章和紅色讀物,他告訴記者他的紅色收藏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確切地說,真正意義上的紅色收藏應該是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的,那時候我已經從部隊轉業到地方,後來為了有更多的資金來支撐我的紅色收藏,我辭職下海自己辦企業,我們的企業是為高速修護欄,那時候基本上是高速護欄修到哪裡,哪裡有和毛澤東有關的紀念品,我就走到哪裡。”傅伯瑜開玩笑說是企業的高速護欄成就了他今天如此規模的收藏。
傅伯瑜說,這麼多年來堅持紅色收藏,除了自己喜愛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我父親臨終前曾拉著我的手,說以後有錢的時候,一定要多收藏和毛主席有關的東西,將來建一個紅色收藏紀念館,免費讓大家參觀,讓我們的下一代能夠清楚地了解當年毛主席帶領勞苦大眾進行的艱苦卓絕的中國革命,讓他們牢記那段鮮紅的歷史,只有牢記歷史,我們的國家才會有更大的希望。”傅伯瑜說,是父親當年臨終前的一席話,讓他感覺到了收藏之路的任重道遠,但更讓他明白了做紅色收藏就是在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