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28日電/新聞晚報報道,文革瓷以日用器為主,藝術瓷占的比例很小。然而前者一般都較為粗糙,後者則相對精致得多。這些精致藝術瓷的製作者,如今大多已是國家一流的藝術大師,只是在那段特殊的歲月裡種種限制,沒能落款而已。
鑒賞文革瓷精粗有別
簡單來說,文革瓷是指在文革時期生產的生活用瓷及少量供觀賞的藝術瓷。
所謂生活用瓷,基本上也都帶有濃郁的政治色彩,時代特征明顯,紋飾非手工繪制而常採用貼花工藝,製作較為粗糙,多是流水線上的產品,可以作為入門級的收藏。雖然並不那麼讓人賞心悅目,但其特征鮮明。只要不是仿品,仍然具有一定的價值。
藝術瓷則要精細得多,瓷質潔白如玉,一些以青花、五彩、粉彩、胭脂紅等裝飾,畫意傳神到位,器形典雅別致。有一部分很可能就是“珠山八友”或他們弟子、學生的作品,只是未能落款。尤其是那些胎堅釉潤,畫意流暢,時代特征明顯的藝術瓷,真正具有收藏和投資價值。
文革瓷在八、九十年代的時候並不受人重視,到近年卻開始為一批收藏家所追逐,存世量已經不大,精品更是寥若晨星。現在一般較為粗糙的文革生活用瓷每件在百元以上,較為少見的器型達數千元。至於精細的手工繪制的藝術瓷,只要保存完好,價格已在萬元以上,個別的要價更是高達十幾萬,幾十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