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3日電/1987年,台灣人林明哲來到北京,與北京畫院共同籌辦“海峽兩岸繪畫藝術交流展”。借長江三峽郵輪之旅,林明哲首次造訪四川美術學院,認識了羅中立、程叢林、何多苓等川美77屆繪畫系的藝術家們,當時,川美傷痕、鄉土繪畫已經成為比較成熟的繪畫風格並影響著全國美術界。林明哲因此開始收藏大陸藝術品,並於1992年一手創建了山藝術文教基金會(以下簡稱“山藝術”)。
用林明哲的話說就是:“我收藏的是一段歷史。”“山藝術”幾乎盡數收藏了四川美院走出的重要藝術家們的重要作品,受限於種種條件,很多作品未能或極少在大陸展出,甚至連藝術家本人都難得一見。為了彌補這一缺憾,3月14日至27日,“山川蒙養20年——山藝術文教基金會川美藝術作品收藏展”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展覽展出了31位川美藝術家的170餘件經典作品,系統展現了每位藝術家在個體創作上的探索與變化。
“山藝術”董事長林明哲日前接受記者採訪,講述了他與他的“山藝術”近20年的收藏傳奇。
買畫就像“中毒”一樣
在中國美術館一層的一個半橢圓形的獨立展廳裡,羅中立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的作品按創作年代一字排開,《1976年的天安門》、《廣安難民》、《大巴山人》、《蒼天》等作品在大陸幾乎沒有公開展出過。對於許多美術科班出身的觀眾而言,類似的眾多川美藝術家的作品曾經只是畫册上的某一頁,如今卻能夠近距離地與原作凝視。
“在籌辦‘海峽兩岸對外交流展’的過程中,我認識了藝術家艾軒,大概了解了當時大陸美術的發展情況,艾軒建議我收藏大陸油畫,並推薦我到了四川美院。”林明哲告訴記者,他買的第一幅大陸油畫就是艾軒的作品。“不過,我的第一張羅中立的畫並不是從羅中立本人手裡買的,而是在重慶南山一個旅遊景區裡的小畫廊購得的,那張小尺寸的作品當時花了2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