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社會壓力也空前加大,旅遊成為了現代人釋放壓力愉悅身心的重要方式,旅遊業的發展為中國經濟騰飛的發動機注入了可觀的“新”燃料,所以政府一直想通過擴大內需來刺激經濟增長,但是相對物價水平的高漲國民人均收入卻沒有增長多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工資不漲物價高”,拿中國2011年的人均月收入來說,才2000元,但是國內景區門票價卻占到其5%—10%,且不說發達國家如何發達,光是就門票占國民人均收入這點來看,國外的最多不超過2%,故筆者認為這是非常不正常的。門票被當作國內相當多景區旅遊業收入支柱的同時,也築成了一道令旅客們糾結難以跨越的坎,從大的方面來看,中國中低收入人群所占比重之大,決定了很多國民被高昂票價拒之門外,無緣享受本來就該屬於公共資源的旅遊美景,結果令人心寒的劇幕在“人造圍圈”里上演:公園成了少數既得利益者牟取暴利的工具和專供貴人富豪們擠占和嘻笑的場所,公園還配姓“公”嗎?
狂飆的景區門票價,誰可以刹住它?筆者覺得:從外力約束角度說,中國應當完善在旅遊景區的門票定價方面的法律,讓定價權回歸法律的公正民主與強制保障,不能只靠市場和政府所謂的“擇時而動,三年一調控,隨行情看漲”,法律應當為景區票價這部近乎酒駕的小汽車設置紅綠燈,見到上限紅燈就要刹車,只有綠燈亮了才能讓門票通過遊客的十字路口,否則就受到法律的嚴懲。但歸根到底還得靠內力的自覺,中國要想富,得先讓每個百姓富;經濟要想增長不能只靠旅遊業;同理:旅遊業要想賺大錢不能只想著飆高門票;公園要姓公,就不能把門票作為搖錢樹,拿自己的衣食父母開刀,否則結果便是竭澤而漁,榨游人的錢終耗盡旅遊業自身的潛力。作為旅遊業經營者要改變“一家獨大、唯我獨尊、好處占盡、坐收眼前利”的高傲短視心理,而作為政府監管部門,不能只靠旅遊業的門票稅收來維持財政,而是應該結合地區資源優勢,開發旅遊產業鏈,用所帶動發展的相關產業的稅收來反哺旅遊業門票收入的不足,這樣才能獲得綜合效益。
筆者認為,門票應該馬上降價,並最好根據各地實際能免費的就免費,旅遊業需要馬上轉變賺錢思路,最根本的是政府要大力扶持公園等旅遊景區,讓公園名副其實,讓旅遊稅收真正取之於遊客用之於遊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