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淩國華 山東臨沂 時評作者
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北京大學錢理群教授在武漢大學老校長劉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學》專題研討會”上語驚四座。這段話被參會嘉賓上了微博後,迅速被轉發3.5萬次。(中國青年報,5月3日)
錢理群教授的話振聾發聵,一定程度上切中了當今大學教育的軟肋,說出這些話需要很大的勇氣和底氣。據報道,錢教授這些話是對劉道玉老校長的觀點“北大清華再爭狀元就沒有希望”做出的應和。這次“《理想大學》專題研討會”提出當今世界高等教育面臨五大危機,那就是無法有效因應人類生存危機、不能有效應對終身學習、教育功利化等短視行為、學風浮躁虛誇嚴重以及追求所謂“一流大學”而豪華奢靡成風。這五大危機,已經嚴重侵蝕了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我國的高等教育自然無法置身事外。
教育的功能首先在於樹人立人,培育具有健全人格、獨立精神和社會擔當的人才是基本要義。高等教育作為培養高端人才的重要方式,更應該明白自身的擔當,摒棄“刀耕火種”的發展路子,走“精耕細作”的發展模式。人才培養和科技研究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也是增強高等教育綜合競爭力的關鍵所在。人才培養和科研能力的提升,需要耐心而漫長的水磨功夫,不可能一蹴而就。鑒於教育是個特殊的行業,它所面對的是具有思想的人,提升人才培養最好的方式就是因材施教,這也是我國古代傳統教育思想所流傳的菁華所在。把學生看作有思想的“人”而非無知覺的“工具”,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前提。這就要求認真考量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對於他們的發展潛質進行激發引導,使其向最適合自身特質的方向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