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迄今為止奧巴馬和羅姆尼的中國政策辯論出人意料地集中在經貿領域,而鮮有談及外交、軍事和戰略議題。似乎就像兩人預先“對過台詞”似的,美中之間本來一直存在著的深刻而又敏感的外交、人權和安全話題被“有意省略”了。雖然在奧巴馬政府所執行的“亞太再平衡”戰略上兩黨候選人交過鋒,羅姆尼指責奧巴馬“在搞形式主義”,但兩人還沒有正面就亞太、中東等區域的“中國政策”過招。軟化美中關係中傳統的外交、人權和安全議題,預示著民主與共和兩黨在這些傳統對華爭議話題上的立場趨於一致,也說明美國在安全政策上的對華強硬態度凝聚了兩黨共識。
一般而言,存在著一個與美國大選相關的定律,即候選人在大選中所說的不能完全成為其當選後的外交政策憑據,因為他們所說的話主要是為了迎合選民的傾向。但是,我們必須清醒的看到,中美之間面臨的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使得美國對華政策和中美關係的模式在近期內不會發生大的改變一是兩國之間根本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政治制度、國家利益和戰略意圖的差異,使得在中美之間建立戰略互信異常困難。二是全球性金融危機把中國推到了世界經濟的前台,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本身都沒有預料到中國會如此快地取得這一地位,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對中國處理中美關係的方式產生了影響,而且隨著中美相對實力對比的變化,美國對一個逐漸強大起來的中國可能造成的對美國威脅的擔憂急劇加深。因此,不論共和黨還是民主黨,都會把美國與亞太地區的關係看作是其外交政策的重點。
如果奧巴馬連任,美國重返亞太戰略將比較順暢,其對亞太地區的資源投放也將提速,當前的美國對華政策無疑仍將繼續。如果羅姆尼當選,雖然他是否會完全贊同民主黨的重返亞洲的戰略方向,尚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共和黨也同民主黨一樣,把美國與亞太地區的關係看作是其外交政策的重點,因為它們都認為中國的經濟分量、戰略意圖和軍事能力將對美國的外交政策選擇產生重大影響,重返亞太這樣的戰略方向不會改變,唯一區別的是羅姆尼有個熟悉和認知的過程,或許會稍微遲滯一下這項戰略。
雖然,由於中國的快速發展,中美之間的綜合實力確實在縮小,甚至這種差距縮小的速度也在加速。但同時也要強調的是,在教育、科技、文化、軍事等多個方面,中國與美國還有很大的差距,這種差距甚至不是十年二十年就能趕上的。為此,一是把握美國對華政策的矛盾性心態,在維持中美關係全局性、整體性的情況下,盡量避免直接的對抗,盡力在中美關係的統領下爭取周邊環境的改善,延長中國的發展時間和拓展更多的發展空間。二是必須明白,對中國來說,無論誰當選都是一樣的,重返亞太是美國的一項戰略規劃和部署,圍堵中國已經是國策,迫使中國經濟美國化是其戰略目標,為此做好全面應對挑戰的各頂準備和預案是件要緊的事。
最後,就中國經濟美國化補充些內容。日本經濟美國化是美國的成功案例,請仔細研究一下日本的真實GDP和勞動力人口數據,對今天的中國很有借鑒意義。個人認為,再走老路,依靠缺乏真實需求的政府投資與超發貨幣拉動經濟,不認真反腐敗(中國當前面臨的最核心、最重要的問題),不去壟斷,不嚴厲打擊漢奸與買辦勢力,在不太遠的將來中國經濟美國化是可以預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