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馬英九先生三談“德國統一”,在釋放什麼信息?有何言內、“言外”但在其意中“之意”?有什麼“弦外之音”?
這裡所議,或許不能說是“解讀”,也可能只是算“揣測”,但大概不是“臆測”。
第一,兩岸統一是議題,雖然兩岸目前還未將其提上日程。儘管在兩岸關係問題上,馬英九先生很少明確直接的提及“統一”的字眼,但是不止一次以德國統一說事,則至少表明他不反對兩岸關係的發展會有今日德國這麼一個統一的結果。他提到兩岸同屬一民族(如,2008年8月24日,馬英九先生在視察金門時曾經特別強調過“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足見馬英九先生非常認同兩岸人民同屬一個民族的理念。雖然他在提及德國統一經驗時,都沒有直接表達這種民族認同,但從馬先生注重德國統一研究可見,他是注意到德國曾分裂的雙方均強調“同屬一個民族”的,馬先生是知道這對發展兩岸關係的重要性的。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同屬一國、非國與國關係,應該都可以是“統一”的“伏筆”,也是他研究借鑒德國統一經驗的表現、結果。
第二,馬英九先生對德國統一經驗或模式的解讀,側重這樣三點:1、相互尊重;2、正視現實;3、彼此合作。
第三,兩德曾成兩國,但“同屬一個民族”,也能統一。兩岸同屬一國、非國與國關係,更可以和應當統一。
第四,或許也有“弦外之音”。兩岸可以“以德為鑒”,可能隱含著一個希望:台灣應有必要的國際空間。這種“國際空間”可以大到哪怕與兩德相似,也不是不能統一了。當然,“兩岸”不是“兩德”。今天的兩岸關係不是相對簡單的一國兩區關係,其比當年的兩德要複雜。兩岸之間不僅有“畫外音”,還有“背景音”和“獨調”。但是,兩岸統一的議題,只要其是和平的議題,可能就離不開馬先生提到的兩德“相互尊重、正視現實和彼此合作”的經驗。從此前台方的多次反映和台灣民眾的現實關切看,還可能會首先涉及統一前如何“相互尊重、正視現實和彼此合作”,並會首先關涉“統前”台灣的國際空間。
不過,這裡的“統前”狀態還是應該雙方協商、認定的,如果雙方以某種方式包括以立法方式,認定兩岸進入不可逆的必統的“統前”。——例如,以某種方式包括以立法方式明確:1.雙方認同“一國”、“一中”、“統一”,雖然同有“異”,是“主權主張相互重叠,互不承認”的,但時代已經進步,兩岸應該求同存異、和平發展;可以在不遠或較遠的適當時候,由“民主”,即人民做主,來決定如何化解此“異”(此人民應該是全體中國人民,而大陸和台灣人民,即便按雙方各自的法理,也都是中國人民的一部分)。2.化異的原則性的方式可以是如同服從真理、從善如流那樣,擇善而從;也可以互相取長補短,合二“長”而為一“強”。3.不搞台獨或變相台獨,因為其導致國家民族分裂至弱乃至為此內戰再起。等等。若此,那麼適當的乃至盡可能大的台灣“國際空間”問題,應該不是問題。
第五,在今天的台海形勢之下,或許人們還能感到一個會成為“新問題”的“老問題”,即:在今天台獨已經漸趨邊緣之時,中國是“台統”(由台灣來統一,按鄧公“不是誰吃掉誰”說,也可說這是“台灣吃掉大陸”),或是“陸統”(由大陸來統一,按鄧公“不是誰吃掉誰”說,也可說這是“大陸吃掉台灣”)?還是“合統”(兩岸合作來統一)?
可以說,如果兩岸以往沒有“台獨”,兩岸中國人的爭議只會是:“台統”(由台灣來統一,即“台灣吃掉大陸”)還是“陸統”(由大陸來統一,即“大陸吃掉台灣”)?只是因為有了台獨,兩岸統一的首要任務才成了“反對台獨”。現在,台獨確有漸趨邊緣之相,那麼,“台統”還是“陸統”的問題是否會凸顯出來呢?應該說,今天的兩岸更有條件和理由,參考兩德“相互尊重、正視現實和彼此合作”的經驗,走向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中華振興的統一。“合統”,才是正選、良選。而“合統”,即雙方以和合的精神“化異”,在不遠或稍遠的將來,如同服從真理、從善如流那樣,擇善而從,互相取長補短,合二“長”而為一“強”。這應該能為兩岸人民接受,為國際社會各方面贊同,並使不願見中華兩岸合而更振興的一些人,不好借某種說詞來反對。
我們期盼,“同屬一個民族”的兩岸,能確實吸取兩德統一的經驗,創造條件,抓住時機,當機立斷,雙方高層直接接觸,並且顯示邁向國家統一的堅定性、靈活性和妥協性。願中華兩岸,也像德國那樣,讓統一比很多人意料的來的快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