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嶗山太清宮侯道長(中評社 林艷攝) |
中評社香港8月11日電(記者 林艷青島訪問後續報道)提起嶗山,大家一定會想到蒲松齡筆下那個美麗動人的花仙子“絳雪”,還有那個剪紙成月、會穿牆的嶗山道士故事。據說,這位孤憤、洞悉人鬼兩界的小說家蒲松齡曾居住在嶗山的太清宮,他所創作的《聊齋志異》有九篇小說內容就是取材於此。那麼,究竟哪一間古舊房屋,是蒲松齡曾經寫下《絳雪》、《嶗山道士》的地方?嶗山道士帶著王七穿越過哪一堵牆?“台灣戰略學者青島訪問團”一行人帶著好奇,在太清宮侯道長的帶領下8月6日下午參訪了青島嶗山太清宮。
嶗山,具有“海上第一名山”之稱。那連天碧海、拍岸驚濤、奇松怪石,仿佛讓人走進了一副美麗的山水畫中,更有一種“說不盡山水好景,但付沉吟”的綺麗文思、豪邁詩情。這也難怪,會吸引歷代不少有名的方士、道人、文人墨客前來修煉、游覽。如李白、蘇軾等,都曾留下了很多讚美嶗山的詩文、石刻。
“嶗山是非常有名的道教發源地之一,實地看到嶗山後,有一種歷史真實感,很親切。”“台灣戰略學者青島訪問團”的成員之一,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鄭端耀說。
這是鄭端耀研究員第二次到青島的太清宮,相比上一次,他更加留意太清宮的設計、造型和故事。當他看到道教在嶗山的建設,以及嶗山和台灣在道教上的交流,他說,兩岸在宗教方面有許多的共通點,通過這方面的交流兩岸可以尋找到更多的聯結。
有人說,到了青島不到嶗山就是沒到青島,而到了嶗山不進太清宮就是沒到嶗山。太清宮是嶗山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一處道教殿堂,迄今已有2100多年歷史。青石灰瓦,裊裊香煙,道士們在這裡參禪、靜思、休憩,傳承著道家“清靜無為”、“修身養性”的思想境界。
“一點凡誠生若死,幾回鶴化白為玄。瀛洲蓬島知何在,無欲無貪我是仙。”這是一位隱居深山的道士曾寫過的兩句詩,真實地反映了道教人物所追求的人生理想。印象中,蒲松齡筆下的嶗山道士,傳奇入神、無所不能。他不僅可以剪紙成月照亮黑夜,還會點紙為女翩翩起舞,甚至還能輕松地穿牆。嶗山道士,究竟是仙是人?當身著道袍、頭戴道冠的侯道長出現為“台灣戰略學者青島訪問團”一行人導覽時,儼然成為太清宮的一道風景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