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2日電/力度空前的反腐敗,查出一批大案要案窩案,有的情節之惡劣令人發指。人們不禁要問,那些腐敗分子是怎麼混進黨內甚至飛黃騰達的?原因確實比較複雜,但一個重要原因是,長期以來有的地方和部門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質量要求不高:重形式輕內容,重過程輕結果,重數量輕質量,導致把關不嚴、管理不嚴、教育不嚴,連懲戒都不嚴。
無怪乎有的老百姓說,一些黨員幹部的政治表現、品德素質還不如群眾,有的壓根兒就不像個黨員,工作上拈輕怕重,利益上斤斤計較,責任上推諉搪塞,而對於占便宜、撈好處十分在行、異常亢奮……批評尖銳直率,卻也不無道理。因為,有人入黨純粹就是混進來的,有的還因為所在組織長期以來的“寬鬆軟”而混得挺滋潤甚至混出了名堂。
全面從嚴治黨題中應有之義,就是要求黨建工作大幅度提高質量。良好政治生態、良好工作作風、良好黨性修養,是黨風廉政建設有機組成部分,也是黨建工作的方向。然而,何為高質量,怎樣才能達到高質量,需要下大氣力。從現實來看,在有的地方和單位,黨建工作依然存在“說起來重要,幹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等突出問題。
眾所周知,質量控制是個系統工程,環環緊扣,節節相連。從方案選擇到材料選擇,從工藝設計到精度加工,從質量檢驗到售後服務,如果每一個環節都不含糊不馬虎,都能夠達到質量要求,產品必定是精良的;反之,即使有一個環節精度不夠,也必然導致產品品質嚴重下降甚至成為廢品。
提升黨建工作質量同樣是系統工程,需要對每一個環節實施嚴格的質量管理和控制。
比如,治黨首先要把住發展黨員的質量關,對那些缺乏政治信念或者政治上稀裡糊塗的人,對那些一心想混入黨內撈好處的人,一個都不能要。不夠格的黨員多一個,就會影響一大片;這樣的人再混成幹部甚至“大幹部”,就可能把一個地方或部門的隊伍往溝裡帶,把“小氣候”搞得烏煙瘴氣。
要提升黨員隊伍的教育管理質量。入黨不是事情的結束,而是新的開始。填表了,開會了,表決了,批准了,程序走完了,對有些人來說似乎也就沒事了。有的單位新黨員反映入黨完全“無感”,比公司入職還稀鬆平常,這就必須引起高度警惕了。並不是說天天開會學習才算教育或者說常常批評才是管理,但沒有像樣的組織生活和組織約束,黨員管理“大放羊”,幹部監督“大撒把”,那組織的作用與黨員的意義何在?
黨內政治生活應該是嚴肅而有章法的。有的領導幹部熱衷搞團團夥夥,弄得一個不大的單位山頭林立、勾心鬥角;有的單位盛行溜須拍馬、媚上欺下,正派人老實人伸不直腰抬不起頭;有的權力部門明知有些事違規違紀,卻官官相護,導致正氣不彰……黨內政治生活庸俗化、不正常,甚至成為“潛規則”,廉潔很難,奉公難乎其難。
應該得出這樣的教訓:哪裡把吸收黨員、組織管理、思想作風建設當兒戲,哪裡的從嚴治黨就是一句空話,黨員幹部的形象口碑就好不了;政治生活不正常、不健康,侵蝕黨的肌體的蛀蟲就會寄生。
也應得出這樣的經驗:發展黨員不可“求全責備”,但堅持“達標”是必須的;思想工作提倡和風細雨,但批評與自我批評應該毫不含糊;對黨員幹部錯誤的處理應該慎之又慎,但紀律法律面前,不拘情面、不容褻瀆、不可溫情脈脈。如果在黨的建設中,僅僅把質量要求當成一種表態與姿態,引而不發,抓而不實,舉而不打,那就是虛作空蹈,什麼問題都解決不好。
黨的建設全過程各環節都做得有精度有力度,這才是“全面從嚴”,才能有效清除肌體上的“有害物質”,才能使黨的組織和黨員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